【淋巴癌】血幹細胞自體移植是什麼?移植前後病者注意事項(醫言有理)

【明報專訊】55歲的陳先生,10年前確診高毒性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醫生處方標靶藥物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加多種化療藥物,療效理想。陳先生近日身體不適、食慾不振,並有低燒。正電子電腦掃描顯示腹腔淋巴結腫大,活組織檢查確診淋巴癌復發,幸而骨髓未受影響。陳先生接受利妥昔加化療,病情再度受控,但估計復發機率仍高。骨髓未見癌細胞,他可考慮接受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降低淋巴癌復發機率。 Read more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Young old唔易做!我們到了這年紀,雖然可以卸下養育兒女的重責,但另一邊廂,要照顧old-old父母長輩的擔子就愈負愈重,無法放下。同輩中,有很多要為摯愛做決定的煩惱:是否需要遷居同住,還是安排入住老人院?聘請外傭照顧,或是安排移居海外與其他兄妹一同生活?應該為他們選哪個醫療照顧方案?他們會願意插喉嗎?如何向他們解釋?要為他們選擇晚晴照顧嗎?怎麼樣的方案才適合? Read more

【乳癌講座特稿】定期檢查留意無痛腫塊 早發現乳癌治癒率達九成

乳癌位列香港女性癌症病發率的第一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2015 年香港有3,900 個乳癌新症,死亡人數達637 人。乳癌成因未明,但及早發現和治療,治癒率可高達九成。由明報健康網及betway体彩 合辦的「乳癌診療新趨勢」講座,日前假中央圖書館舉行,由醫生專家分享乳癌診斷、預防及治療,鼓勵女性定期檢查,有助增加治癒機會,減低疾病帶來的影響。 患乳癌的高危因素很多時與生活及飲食習慣、缺乏運動有關。betway体彩 乳房外科名譽顧問張淑儀醫生表示,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為乳癌患者進行的統計資料顯示,有77.5%受訪者每周運動不足三小時、65.5%沒有餵哺母乳經驗、38.6%肥胖及37.3%高度精神壓力;不曾生育或35 歲後首次生育、飲食含豐富肉類或乳製品、家族成員曾患乳癌、提早初經、更年期後使用荷爾蒙補充劑、飲酒等,都是罹患乳癌的風險因素。 九成乳癌屬於乳腺管癌,產生在乳小葉及乳腺管中間。婦女應每月留意乳房、乳頭及腋下有否異常變化。張醫生指出,在乳癌症狀中,九成以上出現無痛硬塊,有時亦會有乳房皮膚凹陷或凸出、皮膚呈橙皮樣變化、出現紅疹、不癒合的傷口、出血或潰爛等情況。此外,也要留意乳頭變化,例如有沒有下陷、顏色轉變、漲大、甩皮、損傷或出血水,腋下有否出現腫塊或淋巴結發大等。一旦發現病徵,應立即求診。 診斷三部曲 醫生會為病人進行「診斷三部曲」,張淑儀醫生解釋,醫生會以醫學知識及經驗進行臨診斷,用觸診方式檢查乳房,亦會進行超聲波或乳房X 光造影檢查。透過超聲波發現及判斷腫瘤是實心或水泡,是良性或惡性,並藉乳房X 光造影進一步診斷觸摸不到的癌細胞,檢查有否鈣化點等乳癌徵狀。最後,會以抽針方式進行細胞或組織診斷,以證實是否罹患乳癌及分辨腫瘤性質。 張醫生提醒女性應要多觀察、觸摸及留意乳房變化,並定期到醫院進行超聲波或乳房X 光造影檢查。例如洗澡前先照鏡觀察乳房狀況,然後舉起一隻手,以另一隻手在乳房上作打圈或上下觸摸檢查。塗上沐浴液能令皮膚變滑,更容易發現不正常位置。 治療方案眾多 現時香港大部分乳癌患者屬於第一或第二期,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兼臨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表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腫瘤大小、淋巴擴散和轉移情況、細胞變化程度、荷爾蒙受體、HER2 是否呈陽性、年齡、病人體質、病人意願、長遠癒後情況等多方面評估治療風險和方法。治療方式包括:外科切除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等,醫生會根據病人整體情況決定治療方式的先後次序,亦會混合治療,原則是在治療風險及益處之間作出平衡。 治療次序因人而異 傳統乳癌治療會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經分期後再進行化療、標靶、電療或荷爾蒙治療。邱醫生指出,現時有機會會先為患者進行術前化療,希望能縮小腫瘤以提升手術效果、減少手術範圍及盡量保留乳房。晚期病人亦可能先進行化療,然後做局部紓緩手術,治療次序因人而異。建議病人先了解病情、治療風險及代價,與醫生商量合適方案。由於整個治療及康復過程涉及眾多專業範疇,參與團隊涵蓋外科、腫瘤科、放射治療、整形外科、醫學影像科及病理學等。另外,家庭醫生、精神科醫生、輔導人員、病人組織及提供假髮和義乳的機構都會參與,為病人提供全面支援。 手術治療 乳癌手術主要分為保留乳房及全乳房切除,由於癌細胞容易在淋巴擴散,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有可能進行淋巴切除或取樣檢查。邱醫生表示,在完成保乳手術後通常會建議病人接受放射治療,減少復發風險。現時保乳手術配合放射治療,更可達到全乳房切除一樣的治療效果。病人在術後要注意避免傷口受感染、受傷、過熱、包裹太緊或搬重物等;若出現水腫情況,或有需要接受物理治療。另外,在全乳切除手術後,因缺口及形狀不同或需要重建,可採取植入填充物或將身體其他組織移植,很多時可達到不錯的外觀效果。 化療及標靶治療 現時化療及標靶藥種類繁多,常用化療藥物包括:紫杉醇、環類、抗代謝物類及微管抑制劑等;而針對某些病人如HER2 陽性或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病人,或適用標靶治療或荷爾蒙治療。邱醫生指出,不同藥物都有副作用,例如容易疲累、作悶、口腔潰爛、脫髮、貧血、肚瀉及便秘,嚴重的會影響心臟功能及出現過敏反應,醫生會為病人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和治療方法。病人亦應與醫生多溝通,治療後定期覆診,監察病情有否復發,保持心境開朗、注意飲食、戒煙戒酒及做簡單運動等。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有片】打字、拖地、扭毛巾 手腕累壞了 麻痺不求醫 當心廢手指

【明報專訊】上肢筋肌勞損包括近端的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以及遠端的拇指腱鞘炎、腕管綜合症。當中以俗稱滑鼠手的腕管綜合症最常見。經常用電腦的上班族,或是經常要扭毛巾、扭地拖的家庭主婦,手腕不斷重複動作,就容易勞損。 當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拇指、食指、中指和半隻無名指就會出現麻痺;情况嚴重時,拇指肌肉萎縮、喪失功能。 「腕管位於手腕摺痕之處,由腕橫韌帶和腕骨組成的一個狹窄空間,好像一條隧道。前臂有一條正中神經線,經過腕管,伸延到手掌。當正中神經線受到卡壓,可能引起腕管綜合症。」骨科專科醫生葉永玉說。 滑鼠手警號:3隻半手指痺 腕管綜合症的早期徵狀是手指麻痺。正中神經線負責拇指、食指、中指和半邊無名指的感覺神經,一旦受壓,這三隻半手指就會感到麻痺。隨着神經卡壓愈來愈嚴重,活動神經也會受到影響。「如果神經長期受壓,可以導致拇指基部的肌肉(大魚際肌)萎縮;拇指力量減弱,甚至影響拇指的功能。」她說,連拿筷子、扣鈕等也有問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重複動作惹禍 中年女性常見 腕管綜合症十分常見。大部分都是因為重複及過度使用手腕關節,導致勞損而引起。病人以中年女性居多;主要從事清潔、護理工作,或是家庭主婦。葉永玉解釋﹕「重複的手部或腕部動作(例如:洗滌、擦抹、扭毛巾)導致腕管中的肌腱出現炎症反應。肌腱滑膜腫脹,令到神經受壓。」其他病症也可導致腕管綜合症,包括:甲狀腺功能失調、腎病、類風濕關節炎等。 針對腕部勞損而引起的腕管綜合症,最重要是生活上的調節。「適當休息,避免手掌和手腕關節過勞。此外,適當和適量的手部伸展運動有助紓緩不適。」因為管內組織發炎令到神經受壓,消炎止痛藥物對於初期的腕管綜合症具有療效。如有需要,醫生也會建議使用手托加強保護,令到手腕關節保持自然放鬆狀態。一般藥物或護具療程,約4至6個星期。 休息伸展 服藥戴手托紓緩 若保守治療不理想,或者病情嚴重(拇指肌肉已經萎縮),醫生就會考慮手術治療。由於麻痺是主觀感覺,病人的承受能力各有不同。診斷過程,醫生會替病人做一個神經線傳導檢查。葉永玉比喻:「把身體的神經線看成電線,可以傳電。若在神經線的一點給予微量電流刺激,沿着神經通路,在另一點可以接收電流。」通過電流刺激測試傳導快慢及強弱,可以得知神經線的受壓程度,這個客觀數據,可用作術前評估。 割韌帶鬆解 即日可出院 手術治療,分為開放手術和微創手術。目的都是把腕橫韌帶切斷,令到正中神經得到鬆解。「開放式的鬆解手術,醫生會在病人手腕位置開一個刀口(大約一吋),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切斷腕橫韌帶,不會傷及正中神經。至於微創手術,切口較小,放入內窺鏡至腕橫韌帶底部,伸出切刀割斷韌帶。」不過,微創方法要從韌帶底部落刀,有可能碰傷正中神經。而文獻記載兩種方法的長期效果沒有差別。如何選擇,主要視乎病人偏好和需要。 她補充,一般鬆解手術只需局部麻醉,病人可即日出院。傷口癒合約需兩個星期;其間不宜提舉重物、不能沾水。術後初期,握力較差,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如在工作或運動上需要較強握力,只要透過短期物理治療,可以逐漸恢復。 「家庭醫生經常都會遇到因為手部麻痺前來求診的病人。手部麻痺不一定是腕管綜合症,還有其他可能性。」家庭醫生鄭志文提出。頸椎退化、臂叢神經受壓,也可以導致上肢麻痺;而由糖尿病併發的周圍神經病變,可以造成指尖麻痺。 葉永玉回應:「很多年長病人,往往未必單一病症。他們可以腕管勞損,同時頸椎退化,加上糖尿影響神經病變,所以麻痺位置未必典型。醫生需要問及病史和病徵,臨牀檢查,方能準確斷症。」 採訪:鄭寶華 文:麥穎姿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卵巢癌】初期病徵不明顯 及早發現治癒機會大

卵巢癌位居本地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由於初期病徵不明顯,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若能及早發現可增加治癒機會。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譚家輝表示: 「研究發現女性若遲收經、不孕或曾進行不育治療、家族病史及帶有突變基因BRCA 1/ 2,會增加患上卵巢癌的風險。然而,懷孕次數多、服用避孕丸、已切除子宮或絕育人士,則有助降低患卵巢癌的機會。」 初期病徵不明顯 卵巢癌一般分為上皮性細胞癌、生殖細胞癌及性索間細胞癌,當中九成個案屬於上皮性細胞癌。根據醫管局2013 年的數據顯示,卵巢癌每年新增發病個案有526 宗,發病年齡中位數是50歲,即女性在收經後仍有機會患病。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譚家輝表示: 「研究發現女性若遲收經、不孕或曾進行不育治療、家族病史及帶有突變基因BRCA 1/ 2,會增加患上卵巢癌的風險。然而,懷孕次數多、服用避孕丸、已切除子宮或絕育人士,則有助降低患卵巢癌的機會。」 由於女性盆腔空間寬闊,即使腫瘤有10 厘米大,也未必觸摸得到或感到不適。譚家輝醫生指出:「患者要到後期,腫瘤脹大或癌細胞擴散,徵狀才明顯,並要視乎腫瘤的位置。例如腫瘤持續脹大並壓着膀胱會造成尿頻;壓着腸道可能引致腸塞,造成消化不良、嘔吐或大便不暢;擴散至淋巴並壓着尿管令腎臟脹大而引致腰痛;擴散至肺部會引致咳嗽等。患者若身體持續不適,應及早求診檢查。」 確診後決定治療方案 後才進行治療。譚家輝醫生坦言: 「醫生會做很多前期工作,包括向患者仔細詢問身體情況,進行X 光或電腦掃描,以確定腫瘤大小,並檢查是否繼發性癌症,以便作出針對源頭的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主要是切除腫瘤及進行病理分期。譚家輝醫生表示: 「手術後的癌症分期有助作出針對治療,減少復發風險。將腫瘤盡量清除,則有助化療效果。病人不必太過在意癌症期數,因為同一期數也分好與壞。最重要的是病人明白治療內容及治療後反應,並跟從醫生指示覆診,不必因為期數而感到壓力。」 標靶配合化療提升存活率 卵巢癌主要分為四期,第一、二期主要在卵巢及盆腔部位內,第三期擴散至腹腔,第四期擴散至肺或肝等遠處部位。betway体彩 放射治療部主任暨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關永康醫生表示: 「第一期卵巢癌存活率達九成,到第四期已降至一成多,因此病向淺中醫很重要。」 手術、化療及標靶藥,都是治療卵巢癌的方法。關永康醫生指出: 「由於癌細胞分量會影響化療藥效,因此 建議早期病人先接受手術治療,以定病理分期及將腫瘤盡量切除,之後輔以化療,將其餘癌細胞清除。但若腫瘤太大,並黏附腸道或血管等影響切除手術,則會考慮以化療縮小腫瘤後,才進行手術切除。」 大部分病人都要進行術後化療,因為可能有細微壞細胞隱藏在病人體內。關永康醫生表示: 「術後化療有助減少復發,提升存活率。」 化療藥會對身體所有繁殖細胞造成影響,例如影響骨髓造血、頭髮增長、口腔黏膜生長而造成口腔潰爛等。關永康醫生指出,五年前推出的標靶藥能針對腫瘤血管生長,使腫瘤缺乏營養而凋謝,配合化療藥治療,復發風險比只用化療藥減低約兩成半,用於復發病人更可減低一半再復發風險。此外,針對BRCA 1 / 2基因突變,最近剛註冊的口服標靶藥能影響癌細胞複製。若化療效果好,癌細胞剩餘分量少,可用此藥持續治療。」 卵巢癌及腹膜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