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得失:兩近親50歲前發病 可考慮檢測

既然知道癌症與基因有關,應否人人都接受基因測試,預測癌症?鄧亮生表示,考慮測試前,先要清楚知道:「檢查是提供解決方法?還是增加負擔?」 他解釋,針對單一基因變異引起的癌症,透過基因檢測,的確有助家族成員預知患病風險,及早預防。目前醫學界建議,若近親中有兩人患上早發性癌症,即50歲前發病,就可考慮接受基因檢測,有10%家族遺傳基因變異的可能。 「一旦發現帶有變異基因,就可透過每年身體檢查,包括驗血和造影檢查,及早發現癌症,亦有藥物可減低部分癌症的發病風險,同時亦要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減低患病風險。」 不過,基測檢測同時有負面影響,不是人人適合。他列舉可能涉及的情况: ˙如檢查結果是陽性(帶有致癌基因),增加心理壓力 ˙若要求患者或家人一起檢查基因,對方或許不願意 ˙驗出致癌基因,或會導致家人(父母)內疚 ˙檢測後,結果或會影響保險申請和賠償 ˙基因是個人私隱,警方調查、保險公司調查等可導致資料泄露 ˙基因檢測或會透露不為人知的家庭狀况(如:血緣關係) 驗出有腦退化基因 得個憂字 鄧亮生又以腦退化症做例子,目前已知ApoE4基因與腦退化症有關,帶有ApoE4的人,60歲時患腦退化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4倍。而坊間已可提供相關基因測試,你會否接受測檢? 「對於腦退化症,暫時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或藥物治療,如測檢後證實自己帶有ApoE4,目前無計可施,只會增加自己憂慮。」所以鄧亮生一再強調,不應胡亂地做坊間的基因檢測,需要諮詢醫生或做詳細的遺傳諮詢,亦要考慮自己可否承受檢驗結果(包括陽性或陰性)。

Read more

驗癌症基因有利有弊 你願承受嗎?

作家林燕妮因肺癌離世,她三個弟妹亦因淋巴癌先後離世,不期然令人聯想到是否遺傳因素作怪。有人因而認定是家族遺傳,但亦有專家指出淋巴癌沒有特定致病基因,遺傳可能性不大。 近親中有多於一人患上癌症,大家就會擔心:家族是否帶有「癌症基因」?應否接受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的確可以預測癌症風險,但不是人人適合;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教授鄧亮生强調,檢測前要問清楚自己:「你準備好未?」 準備好未?——接受癌症基因檢測,結果可能引起負面影響,不是人人適合。(metamorworks、anusorn nakdee@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疾病無關) 家族癌症高發三大原因 沒有實際病歷,不能確實分析林家兄妹的淋巴癌是否遺傳所致。但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教授鄧亮生指出,家族癌症高發原因有三,從中可以窺見端倪。 遺傳因素作怪?——林燕妮(前右一)與三個弟妹,包括在2003年同年去世的弟弟林振剛(後左二)及填詞人林振強(後右一),都先後因癌離世,令人聯想到是否遺傳因素作怪。(資料圖片) 1. 單基因疾病 各類癌症中,5%至10%是由單一基因變異引起。如家族帶有癌症基因,成員有50%機率從父母身上遺傳到變異基因。帶有變異基因的成員,患上相關癌症的風險亦較一般人高。(「常見單一致癌基因」見右表) 鄧亮生解釋,我們從父母身上分別取得遺傳基因,當其中一個基因變異,但只要另一個正常,細胞功能就會維持正常,所以出生和年輕時未必發病。但隨着年齡漸長,身體可能出現偶發性基因變異,若這變異出現在唯一正常的基因上,變成「雙失」,就會誘發癌症。 他以乳癌為例,如家族中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變異,當子女從父母中遺傳到變異的基因,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女性,一生中患乳癌的風險高達80%,男性則有1%;相比之下,一般女性和男性患乳癌風險分別是10%及0.01%。 2. 環境作用 家庭成員有親密接觸,又生活在共同環境,如生活環境中有致癌因素,長時間一起接觸,就會增加患癌風險。鄧亮生舉例說,母親如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生產過程中可能把病毒傳給子女,子女如沒適當檢查跟進,肝癌風險會增加;中國人家庭吃飯不習慣使用公筷,容易傳染幽門螺旋菌,家人患胃炎、胃癌風險相對增加;父親在家中吸煙,子女長期吸二手煙,便會增加肺癌風險。 3. 環境基因共同作用 近年研究發現,90%至95%的癌症是環境和多基因共同作用引起。除了單一致癌基因,科學家亦找到大量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稱為易感基因(SNP)。簡單說,帶有SNP的人患癌的風險較一般人稍高,如果他們生活環境又經常接觸致癌物,如煙酒等,就會進一步增加癌症風險。 親密接觸——家庭成員生活在共同環境,有親密接觸,例如,若家人吃飯沒習慣使用公筷,可能傳染幽門螺旋菌,患胃癌風險相對增加。(XiXinXing@iStockphoto) 文:鄭寶華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