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眼疾】「致盲眼疾之青光眼及甲狀腺眼疾」講座

守護靈魂之窗 青光眼是香港頭號致盲殺手,早期的青光眼由於可能沒有明顯病徵,不少患者未有察覺視野逐漸收窄,到病情至嚴重程度才發現問題,或會導致永久性失明;另外,若病人出現「眼凸凸」、斜視、重影、眼瞼退縮或視力模糊等情況,有可能是由甲狀腺疾病而引起。若能提早發現眼疾,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及控制,就能延緩視力的惡化。立即參加講座,了解致盲眼疾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防患於未然。 日期: 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 時間: 晚上7:00-8:30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講題一:視力小偷 – 青光眼 講者:梁裕龍醫生(betway体彩 眼科專科醫生) -青光眼的成因、病徵、分類、高危族群 -青光眼的檢查及診斷、治療 -預防患上青光眼的方法 ●講題二:甲狀腺眼疾 講者:鄭智安醫生(betway体彩 眼科專科醫生) -甲狀腺眼疾的成因、常見病徵、相關的疾病 -甲狀腺眼疾診斷及治療 -如何及早發現患病及控制病情重點 感謝您的支持!由於是次講座反應熱烈,所有門票均已派罄。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眼疾網址】相關機構資訊一覽

現代人機不離手,增加用眼機會,過度用眼不僅加速眼睛老化,連帶眼疾也有年輕化趨勢,如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等,提醒注意視力健康,更可能造成威脅視力的眼疾徵兆。如出現眼疾時宜趕緊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想進一步了解眼疾相關資訊,可登入以下網址: 醫管局 – 眼科醫院 香港理工大學護眼Poly Vision 醫管局-智友站-青光眼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 香港盲人輔導會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有片:了解眼疾】唔使睇醫生?眼紅「自療」 唔使睇醫生?

【明報專訊】「眼紅、眼澀,是眼睛常見毛病。如果不痛不癢,視力又沒有受影響,只要閉目休息、熱敷眼睛或滴眼水就好!」 (插圖:杜思頴、圖:曾憲宗) 實情是這樣嗎? 單是眼紅,也有不同情况,究竟是眼睛充血,還是滿佈紅筋,抑或眼白出現小血塊?通宵捱夜、長時間盯着手機電腦可導致眼紅,但亦可能是虹膜炎、鞏膜炎、青光眼,甚至是腫瘤的徵狀。眼睛不適,視力出問題,亦可能是中風或糖尿病徵狀,閉目小休和熱敷幫不了忙,應盡快求醫。 問醫生 周:(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  鄭:(家庭醫生)鄭志文 眼紅紅,滴藥水消炎? 問:眼睛又紅又痛,是患上「紅眼症」,要滴消炎眼藥水? 周:紅眼症,不是病而是一個徵狀,像發燒一樣,可以由很多原因導致。一般人所說「紅眼症」,是指急性結膜炎,患者除了眼紅外,眼睛分泌增加,還有熱、刺等不適。但除了結膜炎,也可以是眼睛深層發炎,如鞏膜炎、虹膜炎或青光眼,所以千萬別自行到藥房買消炎眼藥水,應找醫生詳細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插圖:杜思頴) 眼中啡斑是什麼? 問:小朋友眼白有一小塊啡色斑點,已出現一段時間,究竟是什麼? 周:一般是色素,無害,會隨時間褪去;但要留意斑點有沒有變化,如變大或變色,甚至有出血或痛楚等徵狀,就要考慮是黑色素瘤。雖然黑色素瘤在西方人身上較常見,亞洲人較少,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鄭:很多人以為黑色素瘤只影響皮膚,其實眼睛和指甲底也受影響。 眼白小血塊好小事? 問:眼白出現小血塊,無痛楚又無影響視力,是否不用看醫生? 周:眼白突然出現小血塊,一般有幾個原因,最常見是結膜下出血。結膜是半透明黏膜,覆蓋眼白(鞏膜)之上,有很多血管,當這些血管爆裂,就會出現小血塊。如果因為局部血管脆弱、輕微碰撞或捽眼引起,不會有嚴重影響,血塊數天或數周便慢慢散去。 但這個情况若經常出現或伴隨其他徵狀,如:乾澀、異物感,有可能是眼睛炎症,亦可以是內科藥物影響,如正在服用薄血藥的病人,是否因劑量不當導致出血,醫生要詳細檢查和查問病歷,或需要調校薄血藥劑量。 (圖:曾憲宗) 乾眼症,潤一潤搞掂? 問:眼睛又乾又澀,是患上乾眼症,去藥房買支眼藥水就得? 鄭:眼水透過眨眼分泌。眼乾最常見原因,是長時間盯着手機,眨眼次數減少,令眼水分泌減少,出現屏幕乾眼症。最有效方法是放下手機,眼睛遠望,多眨眼,乾眼情况就會紓緩。最擔心又最常見的問題是,病人自行去藥房買眼藥水,但又搞不清是哪一類型眼藥水,有沒有藥性,胡亂用藥。 周:亂買亂滴眼藥水,分分鐘弄巧反拙,加重病情。加上一般人不能單憑自己感覺斷症,有研究發現,有眼乾感覺的人,經醫生診斷,一半不是乾眼症;相反,沒有眼乾感覺的人,因其他問題求診,反而診斷出患上乾眼症。 熱毛巾敷走眼挑針? 問:生咗粒眼瘡,敷熱毛巾就得,唔使睇醫生啩? 周:懷疑自己生眼瘡,可嘗試熱敷紓緩,用熱毛巾、浸泡熱水的木湯匙或煠熟了的剝殼雞蛋敷一下,希望透過熱力增加眼部血液循環,疏通分泌腺管道,有望令眼瘡消退。但熱敷時要注意溫度勿過高,也要注意用具的衛生,否則造成燙傷或感染,反令病情惡化。當熱敷未能紓緩不適,就要求醫,早期眼瘡可利用眼藥水、眼藥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療。但延誤治療,一旦出現感染含膿,就要透過手術清除。另外,眼睛紅腫痛,有很多原因,一般人不容易判斷自己是否生眼瘡,可能是分泌腺癌症或眼睛腫瘤,所以還是見見醫生安全一點。 孩子點解輪流生眼瘡? 問:家中兩個小朋友接連生眼瘡,何解? 周:眼瘡的病理,與青春痘十分相似,是因為油脂分泌過盛導致。我信相與中國人常說的「熱氣」有關,當熱氣時,油脂分泌會增加,而且變得濃稠,容易積聚在分泌腺,形成眼瘡。如遇上細菌,就導致發炎含膿。 所以,如果小朋友經常出眼瘡,就要檢視小朋友的生活飲食習慣,不要太夜瞓,少食煎炸油膩的食物,一旦眼睛不適,盡快見醫生。醫生可按情况挑走眼瘡,但如果小朋友沒有戒口,眼瘡很容易再次出現。 (圖:Tomwang112@iStockphoto) 人老自然有「飛蚊」? 問:飛蚊症,是眼睛老化,睇醫生也無用? 周:飛蚊只是一個泛稱,指眼睛看到一些「浮游物」,它們可以是灰色、黑色或五顏六色;形狀不一,可以是一塊塊,也可以一條條或一圈圈。飛蚊只是徵狀,與很多病症有關。飛蚊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不一定是老化,小朋友也可能出現飛蚊,所以必須找出原因。 醫生要詳細了解病歷,飛蚊的數量和出現情况。如果突然出現大量飛蚊,可能是玻璃體出血、視網膜破洞或脫落,必須盡快找出病因。 若是玻璃體出血,要查找出血原因,是否血糖上眼或高血壓爆煲導致,要控制三高。如果視網膜破洞,要盡快以激光手術鞏固視網膜,防止脫落。拖延醫治會影響視力,甚至永久失明。 空氣差到眼有「蚊」? 問:最近網上盛傳,空氣污染會導致飛蚊症,因為PM2.5會入眼。真定假? 周:空氣質素與飛蚊沒有直接關係。飛蚊是眼睛內部的問題,多與眼內的雜質有關,如出血、損壞了的蛋白。 文:鄭寶華 圖:曾憲宗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自體免疫系統病 與眼疾關係不可分割

「眼睛經常發炎?眼乾?視力模糊?」這些看似眼睛出現問題的疾病,其實根源竟可能與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有關。 何謂自體免疫系統疾病?betway体彩 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稱,在人體的免疫系統失調時,身體會製造一些抗體,自己攻打自己的身體,令身體出現炎症繼而會衍生出各種疾病。如攻打關節時,便會出現類風濕關節炎、如攻打皮膚會出現紅疹、而如果攻打眼睛,便會令眼睛受到影響。 梁裕龍醫生強調,如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攻擊眼睛的結膜或角膜,會導致眼睛發炎。若攻擊眼內負責排水的小樑管道,可能會令小樑閉塞、眼壓上升形成青光眼。最易受到攻擊的是虹膜位置,虹膜炎或眼乾便會隨之出現。其他的病徵包括怕光或眼睛刺痛等。不過,有不少患者最初眼睛出現問題,以為是小事,不太積極處理,最後才發現是自體免疫系統病影響時,可能已失去部分視力。 從事辦公室文員的張小姐,經常感到眼睛乾澀。「我一直以為是因經常坐在室內、及長期對着電腦所致,最初我只看家庭醫生取一些滋潤眼睛藥物,但見多個月仍未見好轉,最後才到眼科專科醫生求診。」經醫生檢查及抽血化驗後,發現張小姐患上「修格蘭氏(Sjogren’s)乾燥症」。原來「乾燥症」亦是免疫系統疾病之一,發病時會令患者的淚液、唾液分泌量變少,因而令張小姐長期出現眼乾、甚至眼角膜已經受損。 其實除了乾燥症,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以及紅斑狼瘡等,都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眼疾。梁裕龍醫生指,有資料顯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當中,有八成患者眼睛會出現各種問題,而眼乾是最常見的毛病。 由於免疫系統疾病攻擊眼睛的比率亦高,所以梁裕龍醫生鼓勵患者,要多留意眼睛健康,必須要與眼科醫生密切傾談情況。相反,一些人如遇眼睛疾病又久未能痊癒,最好尋找專科醫生檢查,是否與免疫系統疾病有關。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隱形眼鏡戴住瞓 角膜潰瘍 永久留疤

【明報專訊】英國一名婦人,過去 35年都佩戴每月棄用的隱形眼鏡,亦沒有接受過正規視光師的檢查,結果眼內藏有27隻隱形眼鏡卻茫然不知。不少人讀了這段新聞,覺得匪夷所思。然而,隱形眼鏡普及,購買時毋須醫生或視光師處方,有多少人乖乖定期檢查眼睛? 眼科專家表示,隨着即棄鏡片出現及個人衛生意識普及,因不潔原因導致眼疾的個案的確減少;然而,卻增加了因太長時間佩戴而出事的個案。數數手指,你眼中的隱形眼鏡,一天戴幾多小時?有沒有試過戴着睡覺? 香港人患近視比例極高,19至39歲患近視比率超過七成,隱形眼鏡是不少四眼族的選擇;但像英國婦人般戴了27隻鏡片,實屬「奇蹟」!她在35年來都佩戴每月棄用的隱形眼鏡,但沒有接受過正規視光師的檢查,又以為眼部不適是由於年紀大及眼乾所致,直至近期接受白內障手術,才發現問題。幸好她沒有受嚴重感染,不過並非人人可像她一般幸運。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任卓昇指出:「戴多一對隱形眼鏡,眼睛未必會有異物感,但重疊兩對有度數的隱形眼鏡,會令視力模糊,所以一戴上去已經會察覺。」事實上,某些眼疾如錐形角膜,的確需要戴上兩對隱形眼鏡,因為患者需要戴硬鏡,但卻有可能引致不適,要戴多一對無度數的軟鏡用作軟墊。 高透氣度鏡片也可致缺氧 用完即棄隱形眼鏡愈來愈受歡迎,因省去清潔步驟,使用方便,加上大家對隱形眼鏡護理知識增加,由不潔原因導致的眼睛疾病個案減少;不過,不少病人是因長時間佩戴而出事。任卓昇說︰「現時的隱形眼鏡透氣度高,但即使再透氣的鏡片,長期覆蓋在角膜上,也會影響淚水分佈,導致缺氧及眼乾。」因鏡片會阻礙氧分傳送到眼睛,尤其是睡覺時情况更明顯。長期缺氧會令角膜出現水腫、血管增生,以及角膜最底層內壁細胞減少,令影像變得模糊。 此外,眼水裏有很多蛋白質,鏡片如清潔不當,蛋白質積聚會令鏡片表面變得不平滑,導致敏感,引發巨柱狀結膜炎,於眼內上瞼出現小肉粒,每當眨眼時會感到不適,甚至令角膜受損。另外,鏡片弧度不合或長時間戴隱形眼鏡,也增加角膜受損風險。 角膜一旦受損,只需暫停戴隱形眼鏡、休息及滴眼藥水已可會康復;不過若細菌入侵,引致角膜潰瘍便可大可小。曾有一名女士經常佩戴「大眼仔」,甚至睡覺時也不除下,後來眼睛出現紅腫痛,不久後痛得連隱形眼鏡也戴不上,診斷後發現是角膜潰瘍。 角膜分有五層細胞,第一層表皮磨損,基本上一天已可復元;但如持續惡化,慢慢會令再深層的細胞受傷。細菌引起的角膜炎惡化速度可以很快,只需一兩天便會出現角膜潰瘍,潰瘍愈犀利,疤痕就愈深,就算即時醫好後也會留有疤痕,「康復後視力受損,感光或清晰度有影響,只得八至六成視力,甚至更少,要視乎疤痕的大細及位置,顏色深淺等,如果在角膜側邊,影響不大,如在正中央位置而且佔大範圍,則有大影響,雖然疤痕會日漸變淺,但不會完全消失」。最嚴重的潰瘍可破損五層角膜,需要做手術移植角膜,但鮮有如此嚴重個案。 眼紅、痛、變矇需即求醫 治療方面,角膜炎和角膜潰瘍主要靠眼藥水,因為角膜的血管少,口服藥的效果未必理想。病情嚴重時需要入院,每半小時滴一次藥水,有時連好夢正酣時也會被叫醒滴藥。之後按病情調節滴藥的次數及藥力強度,再嚴重便要注射藥物入眼。角膜炎需約一至兩星期康復,角膜潰瘍需約一至兩個月。視力受損影響深遠,任卓昇提醒大家,如果佩戴隱形眼鏡時有任何不適便要即時停戴,如之後仍出現痛、紅、矇,其中一樣都要看醫生,因為可能出現角膜受損或發炎,就算輕微受損也不能忽視。 過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還會令角膜持續長期缺氧,導致眼乾,加上敏感等問題,會縮短眼睛對隱形眼鏡的耐受性,最終會戴不到隱形眼鏡。因此任卓昇建議每日最好戴 8小時左右,如果要長時間佩戴,最好中途除下,讓眼睛稍為休息。此外,他亦不建議游泳時戴隱形眼鏡,避免細菌入眼,增加發炎風險。他同時提醒,過期的隱形眼鏡及眼藥水千萬別用,「過期可能會令藥效減退,同時也代表防腐劑到期,有可能滋生細菌,無謂因小失大」。 ■養眼知識 長用濾藍光鏡 小心變抑鬱 佩戴隱形眼鏡固然要小心護理,就算無近視亦要注意眼睛健康,但網上有不少流傳的護眼知識,究竟真定假,由任卓昇拆解。 1. 用洗眼水清洗眼晴,可保持眼睛濕潤健康,建議日日洗? 任︰未必。眼淚水本身已有養分,除可保護和潤滑眼睛外,也可冲走細菌,因此未必需要用這些洗眼水;反而建議大家清潔眼瞼,因為眼瞼內有很多分泌物,太多會積聚在眼瞼邊緣外,有時會掃落在角膜上,令角膜猶如掃上層油般令視力模糊。而且眼瞼油脂少了,眼乾及眼矇的情况也會減少。可用熱毛巾熱敷在眼瞼上融走油脂。 2. 保護眼睛,應戴上濾藍光鏡片,全面阻擋藍光? 任︰無需要。藍光是可見的光之一,屬能量較大的光譜,會損害視網膜細胞,增加黃斑病變風險。不過在現實世界中,自然光也有藍光,任何可見的光也有藍光,所以大家毋須過分擔心。若想阻擋電子藍光,可以在屏幕上貼上抗藍光保護貼。至於戴濾藍光鏡片,會令影像變黃色,長時間會令人不快樂甚至抑鬱;加上日光本身中都有藍光,阻隔後可能打亂生理時鐘,影響睡眠。反而建議大家戴太陽眼鏡,阻隔紫外線,減低患上白內陣及黃斑點病變等眼疾。 3. 即使是發育完成的成年人,打機打得多會加深近視? 任︰不會。近視是因眼球不斷拉長,通常於在21歲前眼球仍發育時發生,一般在8至12歲近視加深得最快。成年後理論上視力已固定,所以打機導致視力模糊稱為假性近視,大多是因長時間近距離觀看,令眼球肌肉長期收縮過於緊,一時未能放鬆,故只需看遠物,慢慢便可回復正常,否則便要求醫用藥物處理。 文︰許朝茵 圖︰許朝茵 ,iamzereus、PavelRodimov、Tomwang112@iStockphoto,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Read more

細菌感染 易招青光眼 人工角膜仍有局限

【明報專訊】人工眼角膜的手術表現似乎令人非常鼓舞,簡直可以代替傳統的真人眼角膜移植。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人工眼角膜亦有局限。 第一,由於無法和人體組織融為一體,人工和真人眼角膜之間可能會有微小的間隙,為細菌提供入侵的途徑,或是造成眼睛內部水分的溢出滲漏。所以,接受人工眼角膜的病人必須永遠無間斷地佩戴保護性的隱形眼鏡,以提供額外的保護層。病人也必須使用抗生素眼藥水,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第二,因為要佩戴隱形眼鏡,病患必須有足夠的淚水分泌和正常的眼皮閉合能力。這樣,一些極嚴重的化學燒傷,和嚴重的眼表乾燥症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疤痕性類天皰瘡等患者,因為眼表太乾,無法佩戴隱形眼鏡,波士頓人工眼角膜手術就不適合他們。 第三,因為人工眼角膜的光線折射有其獨特性,和普通眼睛的邊緣視力有分別,所以不能和正常眼睛協調,同時看清楚東西,因此只適合雙目因眼角膜疾病而失明的病人。 第四,裝上人工眼角膜後,無法用普通的方法準確測量眼內壓力,往往只能依賴醫生指探感覺、觀測視神經頭和光學掃描視神經厚度來預測青光眼。病人須經常覆診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性,和定期更換隱形眼鏡。 全有機體人工眼角膜將面世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波士頓人工眼角膜手術為以前注定雙目失明的病人帶來新的希望。雖然手術後會有細菌感染、青光眼等等的併發症風險,但是技術的不斷改良已經大大減少了這些可能性。在可見的未來,全有機體生物工程製造人工眼角膜將會面世,為病人開拓恢復正常視力的康莊大道。 Read more

【有片】靈魂之窗透視身體疾病 肺癌 性病 眼中現形

【明報專訊】眼凸,是甲狀腺疾病徵狀;眼邊皮膚出現粒粒,就要擔心高膽固醇;瞳孔大小收放不正常,或許是肺癌來襲! 眼睛可以透視身體疾病,由眼皮至眼底、從眼神至視力,不同徵兆可找出高膽固醇、貧血、過敏反應、焦慮、中風、性病,甚至有助追查腦腫瘤和肺腫瘤。 眼睛有不適徵狀,不一定是眼睛出問題,「有病人因為眼朦、頭痛而求診,這可能是血壓高,亦可能是腦瘤。」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解釋,高血壓和腦腫瘤,都可能令腦壓增加,導致視覺神經腫脹,視力變模糊。 虹膜炎反覆不癒 性病作怪 另外,虹膜炎或與免疫系統疾病有關,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等,因為體內的發炎抗體令身體不同地方出現炎症,除了關節,虹膜發炎亦常見。另外,反覆的虹膜炎,還要考慮是否感染肺癆或性病。 他曾有一個病人,因為虹膜炎求診,但用藥後病情仍然反覆,唯有收入院詳細檢查。龐朝輝說﹕「虹膜炎,七至八成是原發性,一般用藥後就痊癒;兩至三成是與其他疾病有關,特別是病情反覆,用藥改善病情後,很快又復發,就要詳細檢查或轉介其他專科。」檢驗結果顯示,病人感染淋病,注射抗生素治療淋病,虹膜炎也隨之而痊癒。 鄭醫生也曾經遇上一名媽媽,從照片中發現兒子其中一隻眼睛看不見閃燈反光,帶着照片和兒子求診。「當年相機未有防紅眼技術,媽媽看見照片中的兒子,一隻眼珠有紅點,一隻沒有,不對稱。」結果診斷出患上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是可以致命的。 肺癌、頸椎病 影響瞳孔縮放 龐醫生進一步解釋,視網膜母細胞瘤發展得很快,可以影響神經線和腦部,導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兩三歲小朋友未必懂說自己看不清楚或看不見東西,所以需要一個細心的兒科醫生或家庭醫生才能發現。 不但眼瘤和腦瘤可以從眼睛看出端倪,肺腫瘤亦會在眼睛現形。鄭醫生說這是醫科考試其中一條常見題目。龐醫生解釋,因為有一條神經線影響瞳孔大小,由眼睛經頸一直伸延至肺部,如患上肺腫瘤、頸椎疾病、甲狀腺疾病等,觸及這一條神經線,瞳孔收縮會受影響。 除了上述不尋常例子,不少都市病,亦可從眼睛窺見一斑。 龐醫生舉例,有人眼邊皮膚出現一點點一撻撻的東西,想找美容師、美容醫生清理掉,但這可能是眼瞼黃斑瘤(Xanthelasma) ,與遺傳性高膽固醇有關。另外,很多人都聽過糖尿上眼,因為糖尿病會影響全身小血管,而眼底視網膜滿佈微小血管,糖尿病控制不好可併發視網膜出血;但另一方面,不少病人患上糖尿不自知,反而因為眼睛檢查,發現視網膜的微小血管有很多小紅點,由眼科醫生轉介檢查,才確診糖尿病。 小孩常眨眼 或敏感或焦慮 鄭醫生補充,不少媽媽帶着小朋友求診,說孩子經常眨眼,擔心是眼睛發炎或出什麼毛病,「經常眨眼,可能是長時間對着手機屏幕,導致眼乾;也可能是過敏徵狀,小朋友患有鼻敏感或皮膚敏感,同時出現眼睛敏感,因為痕癢而眨眼;亦有可能是情緒緊張、焦慮的徵狀」。眼睛,可以窺探身體不同情况,是身體的一道窗口。 採訪:鄭寶華、吳穎湘 文:鄭寶華 圖:黃志東 編輯:王翠麗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視力扭曲 中央現黑點 眼底生息肉 埋藏致盲炸彈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月初出席在曼谷舉行的第十屆亞太區玻璃體視網膜學術會議,了解黃斑病變的最新研究。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此病,當中最棘手是「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簡稱PCV),黃斑區脈絡膜長出息肉狀血疱,血疱一旦爆破,視力可在數天內急劇惡化致盲。亞洲人是此病的高危族群,約22%至50%濕性老年黄斑病變會演變成PCV,並不罕見。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與「PCV」表徵相似,單靠一般眼底檢查難以區分,眼科專科醫生建議,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病人,應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是否「PCV」。 電視熒幕畫面正中,大都是重要的人物活動、細節、文字信息;我們眼睛亦然,當中央視野被遮蔽,單靠兩側視野,難以閱讀、駕車、辨認容貌。眼底的黃斑區正正掌管中央視力,一旦病變,中央視野會扭曲變形或出現黑點。 「一個68歲女士,早前察覺到左眼視力扭曲變形、出現黑影,因而求醫,當時左眼視力只餘一般人視力的兩成。」眼科專科醫生賴旭佑說,檢查發現,病人黃斑區血管出現滲漏,視網膜下的脈絡膜有呈息肉狀的壞血管。 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相似 這種病名為「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CV),是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一種特殊類型,表現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徵狀相似,同樣於脈絡膜有不正常血管增生,導致血管滲漏及出血,病人的中央視野同樣會出現黑點、呈扭曲狀,故一般臨牀眼科檢查難以區分。而PCV的危險之處是會產生息肉狀的血管,猶如血疱,若不處理,血疱如計時炸彈,有可能隨時爆破,令視力急降,故賴旭佑建議凡有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均宜接受特別的診斷,判斷是否屬PCV。 診斷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須用以下三種特別的檢查方法(見表: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診斷方法),才能區分與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分別。通常大型的公營、私營機構,以及專門處理眼底病的眼科專科醫生的診所亦提供這三種檢查服務。 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是亞太區以至全球的致盲重要成因之一,病發率有上升趨勢,估計將由2010年的700萬增加至2040年1700萬。在香港,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每年約有2000至3000宗新症。「記得6至7年前,根據香港眼科醫院的數據,PCV只佔濕性老年黃斑病變25%;近年發現患者愈來愈多,現時估計約佔40%人屬PCV。」賴旭佑說,上升原因估計與人口老化有關。 拖延病情 留疤永損視力 「曾有病人出現徵狀後求診,但息肉狀脈絡膜在三天內已出血、爆破,視力急劇惡化,甚至有血漿、血水滲入玻璃體,令病人什麼也看不見。」眼科專科醫生吳兆駿續說,這些情况較嚴重,可能需要做手術,將玻璃體的瘀血清走,才進行眼內注射,不過這些個案較罕見。另外,有些長者視力轉差卻不理會,或諱疾忌醫,當病情愈來愈差,導致血管滲漏及出血,形成疤痕,中央視力會造成永久破壞,嚴重更可致失明。此外,如一邊眼睛發病,另一邊眼睛的風險亦會增加,所以病人宜提高警覺,定期到眼科檢查。 文:吳穎湘 圖:halfbottle@istockphoto、吳穎湘、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Read more

知多啲:亞洲高危 滿50歲宜每年驗眼

【明報專訊】種族:亞洲人較高危,濕性老年黄斑病變演變成PCV機會率,華人及韓國人22%至25%,日本人約23%至55%、台灣人49% 性別:男性較多 年齡:55至65歲 遺傳:有家族病史 生活習慣:吸煙 其他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預防及檢查 ◆戒煙 ◆美國眼科學會建議,滿50歲人士每年接受眼科檢查,放大瞳孔,留意黃斑區有否出現異常,再決定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 ◆以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圖),自行掩蓋一邊眼睛檢查,看看方格有沒有扭曲

Read more

【有片:了解眼疾】眼食波餅 暗藏後患 青光眼、白內障或數年內偷襲

【明報專訊】眼睛食波餅,當下又痛又澀,眼淚直飈。痛楚過後,以為無事?若眼睛有感覺不到的「內傷」,手尾長! 輕則「眼矇矇」,視力短期受影響,重則前房角、晶狀體等眼內組織移位,帶來長遠後遺症,分分鐘演變成青光眼、白內障! 「見過有人打羽毛球時,近距離被羽毛球打中眼睛,視力模糊,要立即送院!」家庭醫生鄭志文說。 打羽毛球傷眼,頗為普遍,因球速快、球形大小與眼睛相若,一旦打中眼睛,受傷可以很嚴重。「一位女病人,打羽毛球時跑上網前救波,仰起頭、眼睛望着球時,對手忽然在網前大力扣殺,打中她的眼睛,引致虹膜破裂、瞳孔及晶狀體移位,而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亦出現水腫,這是我見過最嚴重的個案。」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說。 眼壓上升 壓壞視神經 眼球結構精密而脆弱,從外至內由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等組成,不同組織受創傷,可引起不同問題,可大可小。周伯展指,該名打羽毛球傷眼的女病人,因虹膜出血、眼壓高、黃斑水腫,醫生處方藥物為她控制眼壓、消水腫,並清除瘀血,雖然目前問題已處理,對視力亦影響不大,但日後可能會逐漸出現後遺症,「因被打至前房角後移,令眼壓上升,病人通常難以察覺,如不定期覆診,有可能隨眼壓不斷升高而壓壞視覺神經,出現青光眼;加上,她晶狀體移位,而與之連接的周邊靭帶已斷裂,故晶狀體無法復位,這問題有可能令她逐漸在兩至三年內出現白內障。」 此外,接觸性的球類運動,多肢體互動、碰撞,過程中亦易引起眼睛創傷。周伯展最近亦遇到踢足球時「食波餅」的病人,幸好當下撞擊眼球的力度不大,情况輕微。「他起初視力模糊,求診後經檢查發現其視網膜的黃斑區出現水腫,經藥物治療兩星期後,水腫已消退,並無大礙,視力亦回復。」不過,病人需要定期覆診跟進,因有可能留下後遺症,令黃斑區變壞或穿孔。 至於打籃球引致的眼睛創傷,則通常不是「食波餅」,而是被對手的手指插中眼睛。還有高爾夫球,引起的眼睛創傷較特別,高球場廣闊,高球打中眼睛不常見,而是有人因好奇將高球劏開,高球內藏加壓液體,劏開時射出打中眼睛。 傷口壓不得 紙杯掩眼 眼睛「食波餅」,不少人的反射動作是立即按實眼睛,以為可向傷口施壓止血,但其實大錯特錯。周伯展說:「這做法反而將眼內組織逼出,造成二次創傷,令問題加劇。」 他建議,將手掌谷起,令手掌與眼球保持距離地掩護受傷眼睛,或可以飲水機的錐形水杯,掩護受傷眼睛,此舉亦可向旁人示意眼睛受傷,以避免途人碰撞。 文:鄭寶華、吳穎湘 圖:鄧宗弘 編輯:王翠麗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