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啲:磁力共振不涉輻射 對胎兒較安全

【明報專訊】懷孕時,出現乳房腫瘤、腰痠背痛、疲倦乏力等,究竟是正常情况,還是癌症徵兆? 癌症徵兆易誤當孕期不適 黎詠詩指,孕婦容易混淆孕期不適現象及癌症發作徵兆,因而延誤求診。她曾接觸一名患有胰臟癌的孕婦,她最初不時感到背脊肌肉疼痛,誤以為是懷孕常見的不適現象,至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後,才發現有淋巴腫脹,繼而確診胰臟癌。 不少癌症檢查方法牽涉輻射,準媽媽擔心有損胎兒健康,或因而遲遲不求醫,致延誤診斷,加重病情。黎詠詩指出,常見癌症檢查有X光、電腦斷層掃描(CT)、磁力共振(MRI)等。以乳房造影為例,孕婦接受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時,輻射只集中在胸部,基本上對腹腔胎兒影響不大,若再加上鉛板遮蓋腹部,進一步確保胎兒安全。而MRI不涉及輻射,對胎兒安全。 乳房造影無虞 正電子掃描不宜 不過,常用作評估和診斷癌症的正電子掃描(PET-CT),輻射量高,孕婦不宜。 Read more

大包圍體檢 隨時傷身傷荷包

【明報專訊】消委會早前調查發現,坊間的長者身體檢查計劃收費差距大,部分計劃標榜便宜,卻將重要檢查項目剔除;有些則以「大包圍」招徠,檢查包括由性病至癌症,卻未必有用。 定期做體檢,是為防患於未然。但體檢套餐五花八門,是否樣樣都要驗呢?「大包圍」是否最安心最全面? 諮詢家庭醫生 體檢宜度身訂做 體檢套餐林林總總,動輒數十至過百項檢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常務)副院長及教授、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黃至生直言,體檢項目不是愈多愈好,應先與醫生商量,按病歷及身體評估,針對性選擇一些合適的檢驗。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副院長(總務)劉浩濂表示,不少病人對體檢套餐都有疑問,不知道哪些檢驗項目適合自己,「驗身一定要度身訂做,套餐有其限制,亦不是人人合適。正如一件衣服得一個尺碼,不可能每個人都合身」。經醫生評估高風險因素,作相關檢查,在預防醫學上作用很大。因此,驗身前最好先諮詢家庭醫生意見。 高危人士 才需HIV測試 市面的體檢計劃設有不同級數,由基本、全面,至鑽石、白金級計劃,檢測項目超過100項,包括胸部X光、HIV測試、大便隱血、尿酸、甲狀腺素、癌症指標等。涵蓋項目愈廣,價錢愈高,但有些檢驗未必有用。 黃至生舉例,腳趾關節紅腫是痛風症的徵狀,若沒有相關徵狀,未必需要檢驗尿酸;又例如HIV測試,只有高危人士如曾共用針筒、不安全性行為,才有需要做。另外,有肺炎徵狀的人士會照肺部X光,亦可能從X光片看到有否患有肺癆、肺積水,但假如沒有徵狀,一般是看不到上述的病變。他補充,透過肺部X光找到癌症的機率低,即使發現都很可能是比較晚期。如沒有家族病史、沒有病徵,並不建議定期做肺部X光檢查。 驗癌症指標 未必找到癌症 另外,有體檢套餐會加入癌症指標(cancer markers),例如驗血檢驗甲種胚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劉浩濂表示,如果是乙、丙型肝炎帶菌者或肝硬化患者,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做AFP測試及超聲波檢查,作為肝癌普篩查。但值得留意是,大部分癌症指標並非用作篩查或診斷癌症,其主要用途是監察癌症治療是否有效及檢視癌症有沒有復發。而且癌症指標高低,並不代表是否有癌症。癌症指標「正常」或令人有錯誤的安全感,以為無事。劉浩濂分享一個病例,有一名50多歲病人不願意做大腸篩查,表示驗CEA便可得知,到後來出現了病徵,再做檢查終發現患了腸癌,錯失及早治療的機會。 另外,癌症篩查有可能出現過度診斷。劉浩濂舉例,用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作為前列腺癌篩查,在醫學界存有爭議,原因是有些研究顯示,篩查對降低死亡率無太大幫助。「因為腫瘤未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接下來的治療和藥物,其實未必需要,但引起不必要的負面心理影響和副作用。」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體檢風險﹕顯影劑致敏或奪命 X光有輻射 醫學滿東華﹕乳房X光造影數碼化 更易偵測病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 實時影像追擊腫瘤 醫學滿東華:低輻射掃描 篩檢早期肺癌 胃痛?胃酸倒流?十二指腸潰瘍?查找病因 勿亂服藥致反效 Read more

體檢風險﹕顯影劑致敏或奪命 X光有輻射

【明報專訊】定期體檢可以防患於未然,例如及早發現有關疾病,讓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減低併發症、致殘率、死亡率。黃至生舉例,糖尿病未必有徵狀,如果驗出糖尿,應盡快服藥,以減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譬如中風、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腎衰竭、影響神經和眼睛。 但每個檢查都有利弊,檢驗項目不是愈多愈好,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又或是忽略了當中的風險。「有些人覺得經濟負擔得到,樣樣驗一下也無妨。但事實上,並非所有檢查都無害。」劉浩濂指出,檢查可分為入侵性和非入侵性,內窺鏡、注射顯影劑都屬於入侵性檢查,皆有一定風險。其中注射顯影劑可引起突然過敏反應,雖不常見,但嚴重者可有生命危險;亦有少數人注射顯影劑後,腎功能受影響。 劉浩濂又提到,X光本身有輻射,而電腦斷層掃描(CT)就是由很多不同角度的X光片,用電腦合成做三維影像,所以都有輻射。市民做檢查前要考慮風險。 檢驗愈多 愈易有「假陽性」結果 黃至生認為「大包圍」驗身存有風險和弊端,檢驗結果可能出現假陽性、假陰性,這亦是篩查的弊處,「如果什麼都驗,首先要抽很多血、驗很多小便,病人要做好多的檢驗,比較昂貴。另外,就是假陽性、假陰性的問題,這對病人來說,無論在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有影響」。他解釋,篩查結果並非完全準確,「可能只有90%準確,但有10%是錯誤,如果驗10個項目,這項有10%錯,那項又有10%錯,一直遞增上去,就很大可能出現錯誤結果」。篩查檢驗並非百分百準確,或需要重複做多次,或需要做另一個檢查。以乳房造影檢查為例,有可能出現假陽性的結果,令病人引起不必要的擔心。 至於假陰性的結果,則容易令人的預防意識鬆懈。檢查結果正常,有些人誤以為等於身體完全健康,甚至不再遵行健康生活習慣。黃至生表示,常見的例子有驗膽固醇,報告結果顯示正常,於是覺得食多些肥膩食物也沒所謂。 「好多人做完體檢,結果全都正常,但原來有吸煙、飲酒習慣,這也說不上是健康。」劉浩濂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普羅大眾驗身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減低疾病的發生、減低死亡率,然而單單無病無痛不算得上是「健康」,同時也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醫學滿東華﹕乳房X光造影數碼化 更易偵測病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 實時影像追擊腫瘤 醫學滿東華:低輻射掃描 篩檢早期肺癌 胃痛?胃酸倒流?十二指腸潰瘍?查找病因 勿亂服藥致反效 【了解乳癌】考考你:定期X光檢查 減乳癌死亡率1/3 Read more

【了解乳癌】考考你:定期X光檢查 減乳癌死亡率1/3

【明報專訊】「X光是照骨的好幫手,為何會用來檢查乳房的軟組織呢?」鄭志文要考彭麗雯有沒有熟讀乳房X光的發展史。 「1913年,有一位外科醫生(名叫所羅門)做了一項研究報告。他將一批因為乳癌而切除的乳房組織做了X光檢查,發現可以區分不同性質的乳癌。隨後,很多科學家和醫生都做了各項相關的研究。」彭麗雯說,有人發現把乳房穩定壓住,影像可以清晰一點;有人發現除了硬塊,也可看到鈣化點…… 「直到70年代,一批紐約的放射科醫生研究發現,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以降低約1/3乳癌的死亡率。大量研究報告應運而生。」彭麗雯說,現今的檢查技術和診斷方法,全賴前人的科研成果。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