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肚谷谷 蜂蜜麻油助解決

明報專訊】近年湧現不少「神奇食物」,聲稱能醫百病,而數最多人食用的,非蜂蜜莫屬。傳聞每朝一匙蜂蜜能止胃痛,又說蜂巢水可消鼻炎,網上更有偏方指混合蜂蜜麻油飲用,能對付都市人常見問題——便秘。 (明報製圖) 註冊中醫施德享表示,蜂蜜及麻油均具潤腸通便作用,但只適用於因虛症而起的便秘,實症便秘,口服作用不大。 不少都市人都受過便秘之苦,有的屬間中一次的短期便秘,有的則是維持數星期的長期便秘。坊間流傳不同的解決偏方,而蜂蜜麻油湯是其中一種。偏方中的材料分量各有不同,其中一偏方是用250毫升蜂蜜逐少加入100毫升麻油,過程中不停攪拌,直至完全混和,每日服用兩次,每次10毫升,聲稱可通便。 肚脹心煩 肛裂生痔瘡 經常便秘,對身體究竟有沒有影響?註冊中醫施德享解釋,在中醫角度,便秘對於健康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會引伸不少問題,「當病人每次排便相隔3至4日,而維持周期長時,便可視為長期便秘,雖然在中醫角度長期便秘不會影響身體產生嚴重問題,但可能出現肚脹、心煩,甚至頭暈、失眠等,部分病人更由於糞便過硬,引致肛裂出血,或出現痔瘡等,對日常生活構成不同程度影響」。 蜂蜜及麻油都是日常可接觸到的食物,究竟能否達到通便效果?施德享表示,古書提及兩者都是中藥,「蜂蜜,在中醫角度是一種補藥,具補肺、潤肺及潤腸作用。至於麻油,亦會用在中藥上,主要是將芝麻放入中藥內同煮,具補肺、益肝腎、明目、潤腸及堅筋骨之效。由於兩種均可潤腸,因此有一定通便效果,可解決部分人士的便秘問題」。 蜂蜜傳說——網上流傳不同的蜂蜜偏方,既有治胃病,亦有指能美容,但原來對於便秘問題,都有一定幫助。(HEMARAT@iStockphoto) 虛症口服 實症外用 不過,施德享指若依偏方使用,只限對部分便秘人士有效,原因何在?首先需理解中醫對便秘的分類。施德享指便秘大致分為實症及虛症兩種,當中又細分為5種不同成因。 實症: ‧熱便秘:香港人最常見的便秘,主要是由腸熱引發便秘,作感冒時熱由肺下移至腸的便秘,以及因經常食辛辣、濃味食物和飲酒引起的便秘 ‧氣便秘:成因是多思慮引起的氣鬱和少活動導致氣滯而引起的便秘 ‧冷便秘:主要是由於進食生冷食物或因寒的感冒入腸所引致的便秘 虛症: ‧陽虛便秘:大部分出現在年紀大、身體弱人士身上,他們會有怕冷,易出汗,吹冷風易瀉等徵狀 ‧陰虛便秘:大多是做完大手術、產後的人,因血氣不足而出現便秘問題 由於蜂蜜在中藥中屬補藥,所以飲用蜂蜜麻油湯對陽虛或陰虛的人士會有通便作用;但對於實症病人,由於還有其他因素引致便秘,所以不宜內服,反而外用,將蜂蜜或麻油塗於肛門,才能有效通便。尤其是對於熱便秘人士,由於會有大便乾結的問題,更需要外用才能有效排便。 非即見效 免疫力低勿用 雖然蜂蜜麻油湯對於虛症的便秘病人有一定功效,但施德享提醒,蜂蜜麻油湯並非瀉藥,不會一服即見效,需要服用一段長時間才有用。「蜂蜜及麻油主要是潤腸及潤肺,以改善身體機能為主,所以通便效果需視乎服用者本身的虛症嚴重程度。如果虛症不算嚴重,或許一兩個星期便見效,但如果虛症嚴重,可能需要長達1個月才見效。」此外,雖然蜂蜜屬常見食材,但不建議免疫能力不全、化療後、新產婦、1歲或以下幼兒、糖尿病患者,以及服抗凝血藥的人士服用。 另外,蜂蜜麻油湯只能針對便秘情况較輕微的人,如果便秘較嚴重,應用針對性的中藥,「虛症通常使用含較高油分的中藥,例如麻子仁、郁李仁、白芍、當歸等;至於實症則會用到芒硝、大黃、枳實。而對於年紀大的病人,會使用肉蓯蓉,具補血、補腎及潤腸的功效,藥力較為平和。當服用後便秘問題減輕,便可減少用藥量或停用」。值得留意是這些中藥必須因應病症嚴重程度決定分量,所以使用前最好諮詢註冊中醫的意見。 施德享(資料圖片) 文:勞耀全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浸、釀、漬 變化萬千 蜂蜜百味點止甜

【明報專訊】一瓶金黃晶瑩的蜂蜜,滿載蜜蜂與蜂農的勞力與心血。清甜蜜液除了是秋冬潤喉良品外,還可融入不同食材組成滋味配搭,把足料的肉桂黃薑草本蜜送給外婆,香脆可口的蜂蜜腰果贈予父親,再相約友好共享清新香甜的百花蜜酒,而來自台灣的手工蜂蜜餅乾就留待明天野餐時與閨密分享吧! 對於養蜂,謝大興(大興)可算半途出家。他多年前認識同是圍頭人的文園養蜂場負責人文師傅,獲得對方指點,開始學養蜂,帶着半分好奇、半分挑戰之心,在年近半百之際開設家庭式小蜂場,從業餘興趣變成醉心研究,更發展出品牌ForME HONEY。 一茶匙蜂蜜是工蜂一生 要養蜂採蜜,大興將「地利」放於首位。他原本在父母於錦田的農地附近試養蜜蜂,但蜂群出沒常惹人投訴,遂另覓據點。視察不同地方後意外發現心水福地原來近在眼前,妻子位於屯門和平新村的祖屋及後花園正是養蜂寶地,即決定把蜂場設於此,命名為BEE Land。蜂場正好與大欖涌水塘及多個集水庫為鄰,附近一帶山頭有不少荔枝樹、龍眼樹、鴨腳木樹以及各式野生花種,正好是蜜蜂們採收春蜜及冬蜜的主要蜜源。而天氣同樣影響蜜蜂作息,採訪當日氣溫驟降,大興形容「天氣一凍,蜜蜂就明顯不及平日活躍,大多躲在巢裏。即使外出採蜜,鐘數亦會比往日遲」。到了夏天,雖然百花爭妍的季節本是蜜蜂最忙碌之時,但因着颱風吹襲、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可能會把花粉甚至花兒打落,反使蜜蜂無蜜可採,收成一落千丈。看着蜂兒忙碌進出蜂箱,辛勞拍翼在花叢中採蜜,大興一臉慈愛。他養的是歐洲意大利蜂,與本地大多蜂農飼養的中華蜂不同,他指意大利蜂較溫馴,「如果養中華蜂,由於牠們『養唔熟』、常遷居,因此要時刻留意牠們的動靜,防範牠們棄巢出走。礙於自己只是業餘養蜂,仍有正職在身,三五日才能回來探視一次,比較乖巧的意大利蜂就更為適合。牠們會堅守崗位,等待我回來。」一個蜂群由蜂后統領,如同帝國般分設不同崗位,除了負責採蜜的工蜂外,還有防禦外敵的守衛蜂,照顧蜂后的護士蜂等。工蜂生命周期只有約45至60天,雖然牠們平均每日出門4次,但1茶匙蜂蜜已經接近1隻工蜂一生的極限。 作為愛蜂人,大興熱中於向大眾分享養蜂趣事,除了歡迎大家到蜂場參觀,又會趁在市集擺賣時把巢脾(蜂巢主體)及小量蜜蜂以特定裝置架設於攤檔,讓生活在石屎森林的都市人有更多機會認識蜜蜂。 朱古力紅辣椒蜜 一試難忘 蜂兒愈養愈多,為謝氏夫婦帶來更多蜜糖,除了出品瓶裝純蜜糖外,點子多多的兩人還設計出獨特口味的浸蜜、腰果及茶飲等產品。身為圍頭人的大興把浸漬概念與蜜糖結合,製成包括玫瑰紅珠棗蜂蜜漬、蒜子蜂蜜漬、肉桂黃薑草本蜜等多款浸漬蜜,蜜色較深濁的朱古力紅辣椒蜜最為特別,甜與辣的配搭令人一試難忘。此外,他的蜂蜜腰果,以印度A級腰果及不含農藥的香草焗製。由於蜜糖具防腐作用,封口入袋的腰果毋須添加防腐劑亦可保存9個月。他知道不少人對蜂蜜品質有疑慮,每3年就委託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檢驗品質,除了確保蜂蜜「0%重金屬含量」,天然無污染,更同時檢定出春蜜的營養標籤,列明成分主要由33.7%葡萄糖及38.7%果糖組成。 ■ForME HONEY 網址:formehoney.com.hk 查詢:9024 3639 文:黃怡穎 圖:曾憲宗、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電郵:food@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熱氣痱滋靠蜂蜜撲火 愈痛愈燥 不痛較難痊癒

【明報專訊】口瘡,俗稱「痱滋」,通常三數天便不藥而癒。不過,其間卻食不下咽,連說話也會痛。 生痱滋,一般認為是熱氣、上火,偏方流傳,將滋潤的蜂蜜敷在痱滋上,可加快痊癒。是否真有效? 中醫提醒,秋風起,蜂蜜潤燥,但非人人合用。 口瘡,可生於唇、舌、面頰內及上顎等位置,黃白色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爛,可單獨或多粒出現。註冊中醫徐澤昌指出,痱滋通常只是伴隨徵狀,普遍連帶其他問題。有名男士外遊期間吃了不少煎炸美食,回港後不單生痱滋,更有喉嚨痛等問題,向中醫求助。 「如果只是因熱氣而生痱滋,較易處理,只要調節飲食,吃得清淡及減少捱夜等,數日內熱氣或消走,痱滋也會自行痊癒,毋須看醫生。」但如不改善飲食,痊癒後亦可能復發。 壓力大+重口味 痱滋不斷尾 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喜好煎炸食物。有名二十多歲的女士,本身飲食已很「清淡」,謝絕煎炸燥熱食物,仍不停生痱滋,痊癒不久又再長,求診時口內有多粒痱滋,苦不堪言。原來她工作壓力大並習慣晚睡,加上偏好濃味食物導致內熱增加。「其實燥熱食物不獨是煎炸及辛辣,濃味食物也屬熱氣,例如很多人以為清湯不太熱氣,但若味精重,味道濃郁也會增加內熱。」最後她服藥個多星期,調理身體後,痱滋及失眠等問題也告改善。 生痱滋時具明顯灼痛感或受刺激時疼痛,程度視乎口瘡的大細、深淺及數目,初期的痱滋未潰爛時,是凸出來,但潰爛後則會凹下去。痱滋嚴重時會吃不下、笑不到,連說話也有困難。此類徵狀通常是急性發作,即身體的燥火旺,例如本身是陰虛火旺,內熱已很盛,但又經常食燥熱食物煎炸及辣等,不停加重內熱,燥熱攻上口腔成為痱滋。 改善潰瘍 非人人合用 痱滋愈痛代表愈熱,不過會較快康復。有些口瘡相對不太痛,但較難痊癒,這類患者通常正氣較弱。因正氣夠代表抵抗力好,相反則較難康復。香港一年四季都有人生痱滋,但冬天很多人愛進補,加上少出汗,隨時「補過龍」爆痱滋。徐澤昌強調用藥後,亦同時要改善生活習慣,才可禁絕口瘡翻發,若同一位置反覆生痱滋逾月,便要求醫,因擔心是惡性疾病。 坊間有不同類型的蜂蜜,中醫角度而言,全是蜂蜜類,至於用蜂蜜敷痱滋,徐澤昌表示會有一定作用,「蜂蜜有生肌功效,敷在痱滋表面有助癒合,改善潰瘍,達紓緩作用。如病情輕微,只因熱氣引起的痱滋,敷上後再配以清淡飲食,也可能於兩三日後康復。」不過對於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口瘡就沒有治療功效。  ■中醫食療 ◆4種痱滋 起因大不同 中醫角度,痱滋分為四個辨證,每個辨證的徵狀與治療各有不同。 1. 大量群生+口臭——心胃火盛 痱滋數量多或會長在一起,可長在舌底、唇、舌、牙齦等。痱滋帶紅腫,表面有黃膜、疼痛,胃感灼熱或胃痛,心煩,伴有口臭面紅,口渴,經常想飲冷及便秘等。治療要清熱瀉火。 2. 只生幾粒+喉乾——陰虛火旺 痱滋數量未必很多,患處四周有紅暈狹圈,表面有淺黃色「偽膜」(壞死組織組成的膜)。手足心熱,口乾喉乾。治療以滋陰降火為主。 3. 難以痊癒+疲倦——脾胃虛寒 以長者居多,痱滋難以痊癒,多長於唇、喉部及舌下,痱滋色澤偏淡,四周帶有水腫,個人感疲倦乏力,胃痛,怕冷,唇淡。治療以溫中健脾為主。 4. 時多時少+經痛——肝氣鬱滯 患者主要為女性,多於經前或情緒欠佳時發作,數量時多時少,普遍長在面頰內,口乾口苦,心煩易怒,乳房脹痛,月經不順或痛,經前有腹脹。治療以疏肝行氣解鬱為主。 ◆心胃火盛煲竹葉粥 陰虛火旺飲馬蹄湯 徐澤昌醫師推介兩款分別適合心胃火盛及陰虛火旺人士的食療,作紓緩痱滋之用。 ●竹葉粥 適合︰心胃火盛 材料︰竹葉1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竹葉煮汁隔渣,加入粳米煮成粥,可早晚服用 功效︰清心熱及利小便 注意︰孕婦及大便溏薄者(大便不成形但未致稀爛)不宜服用 ●馬蹄茅根湯 適合︰陰虛火旺 材料︰鮮馬蹄60克,鮮茅根50克,適量白糖 做法︰將馬蹄及鮮茅根洗淨,馬蹄去皮攪拌成汁,鮮茅根加水煮半小時後隔渣,加入馬蹄汁及白糖再調勻 功效︰滋陰降火生津 注意:脾胃虛寒者、血寒者及孕婦服用前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各人體質有異,上述食療只供參考,服用前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中醫教路 ◆喉痛飲蜂蜜水谷感冒 蜂蜜基本上均為性平,只是採集植物不同,會稍為偏溫或偏涼,如荔枝蜜、龍眼蜜、枸杞及黨參蜜是輕微偏溫;銀杏、菊蜜、枇杷及百花蜜則輕微偏涼。 很多人喜歡飲用蜜糖水作保健,是否所有人都適合飲用呢? 「蜜糖水可作平時保養用,因內含多重營養素,具補中解毒以及健脾作用,有助改善大便較硬或口乾等問題。蜜糖水適合秋冬乾燥季節,春夏則較濕有可能加重濕氣,但始終要視乎個人體質而飲用。如果做教師等容易喉嚨乾,或覺自己皮膚乾等,可以適量飲用,但如果感到有些飽滯或有些痰,則可能『潤過龍』。」中醫有謂「中病即止」,要適可而止。 脾胃濕重不宜飲 不過,如出現感冒有喉嚨痛就要避免食蜜糖,因感冒代表受外邪入攻,若此時食滋補食物,令原本要趕走的外邪,困在體內。另外,脾胃濕重,易肚瀉及經常飽飽滯滯沒胃口人士,均不宜飲蜜糖水。另外,感冒高峰時出現的喉嚨痛,體內熱氣要對症下藥,需要疏風清熱,蜜糖作用不大。不過,蜜糖水對感冒初癒仍帶有的乾咳、輕微喉嚨痛、少痰及大便乾硬等徵狀,有潤燥及滋潤的作用。 ◆亂灌祛濕茶 濕上加濕 一步入春夏,很多人也自覺濕重,不停尋求祛濕食療,但隨時愈食愈濕。徐澤昌說︰「香港人喜冷飲,而且在華南地區,工作忙運動少會加重濕,很多人覺得疲累及頭痛等,便以為是濕重,但這些徵狀的原因可以是濕或是虛,甚至是感冒。」若常飲祛濕茶,利濕會損正氣,正氣不夠體內更加濕;同樣地如體內濕重,只是不停祛濕,又不補正氣,會令代謝功能弱,導致惡性循環加重濕。濕有分外濕及內濕,外濕即氣候環境;內濕即指脾胃功能差,脾主運化,水分是靠脾胃作運化,水濕不化,因此水分積聚。究竟是否濕重,最好是靠中醫診斷。 文、圖:許朝茵 插圖:鍾錦榮 編輯:林信君 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