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11處小型爆發 源頭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灣葵青黃大仙 袁國勇籲拜年戴好和少除口罩

【明報專訊】本港連日新冠Omicron、Delta變種病毒個案破百宗。除了葵涌邨爆疫未停,全港至少11處出現小型爆發,遍佈大廈、餐廳、超市、地盤及工作場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難以估計社區仍有多少傳播鏈,每名患者在傳染期均曾「周街行過」,且病毒傳播威力很厲害,可能身處同一空間或擦身而過而傳播, 呼籲市民如有病徵要盡快檢測,曾去相關地方亦要檢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相信疫情仍處於升浪,尚未到頂,呼籲過年要戴好口罩和減少除口罩時間。 Read more

【新冠變種】日本研究:Omicron可於塑膠表面存活8天 Delta4.8天 所有變異株接觸酒精搓手液15秒失活性可防染疫

【明報專訊】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取代Delta成為在全球快速傳播的主流變異株。而日本最新研究發現,Omicron在塑膠和皮膚上的平均存活時間比之前的新冠病毒株都要長,在塑膠表面可存活8天,Delta則存活約4.8天,至於Omicron在皮膚樣本平均存活時間為21.1小時。不過,所有變異株接觸酒精搓手液15秒後都完全失去活性,因此研究人員強烈建議民眾依照世界衛生組織指引,繼續使用消毒劑來維持手部衛生,防止染疫。另外,美國輝瑞藥廠行政總裁艾伯樂(22日)表示,對抗新冠病毒,一年接種一次疫苗會比頻繁接種加強劑可取。 Read more

【新冠變種】葵涌邨逾10座有居民染疫 黃大仙污水樣本驗出Delta、Omicron 憂長者易感染 港大學者:本港未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明報專訊】葵涌邨新冠變種病毒疫情未遏,全邨16座大廈中逾10座有居民染疫,截至昨日(24日)累計逾220宗陽性及初步陽性個案。至於黃大仙同時出現兩種變種病毒蹤迹,當局發現該區有污水樣本驗出Delta,亦有樣本驗出Omicron。日前驗出污水陽性的黃大仙豪苑懷疑出現涉Delta的垂直傳播,至昨日共3人染疫。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Omicron傳染性較高,但Delta對沒打針者、特別是長者,有更大風險引致重症。至於兩種病毒株在同一區內會否增加再變種機率,許引述世衛專家稱,海外所謂「Deltacron」屬實驗室污染,未有出現混合變種。此外,香港大學日前發表研究,指出在人類肺部和腸道上皮細胞的實驗中,Omicron的病毒複製能力較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低。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副教授陳福和昨日稱,雖然Omicron較其他變種弱,但本港還未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Delta源頭不明個案增 香港仔、深水埗污水樣本呈陽性 張竹君:戴口罩仍可空氣傳染 學者料寵物店員工染Delta屬倉鼠傳人

【明報專訊】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在社區傳播情况未停。政府昨晚稱,近日在深水埗一帶採集到污水陽性樣本,顯示污水內含一定病毒量。今日(20日)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香港仔區有於1月19日採集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今日亦有初步陽性個案居於香港仔中心。至於今日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個案當中,一名30歲女子是銅鑼灣Little Boss寵物店顧客,曾在該店買倉鼠;另一人是旺角I Love Rabbit寵物店顧客,該店亦有出售倉鼠;元朗I Love Rabbit一個倉鼠籠樣本陽性,張竹君表示,這顯示動物傳人的機率增加。她再呼籲去年12月22日後買過倉鼠的人要盡快檢測。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今早(20日)在商台節目表示,香港自去年11月底起無新冠病毒社區傳播迹象,寵物店員工無外遊,但店內倉鼠及倉鼠倉庫都驗出Delta病毒,感染者及倉鼠的病毒基因排序相似,有證據顯示是同一源頭。 Read more

唇部有傷口 忌辛辣酸燙食物酒精 冬日注意:打針抗疫、忍口護唇(膚見)

【明報專訊】這陣子溫度低及乾燥,大家要注意唇部皮膚護理。對愛美一族來說,美白肌膚需要長時間小心保養,但唇部皮膚護理,似乎較少人關注。唇部皮膚跟其他部位皮膚比較,有些事項是值得注意。注意唇部皮膚護理-有傷口忌辛辣酸燙食物及酒精-第一,唇膏成分有色素及抑制細菌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會對唇部皮膚構成一定刺激,出現痕癢、裂紋或紅腫。而對患有濕疹的病人或因暗瘡問題需要服用維他命A酸,唇部容易乾燥,問題更大。第二,當唇部出現受傷迹象時,再接觸到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辣、熱燙食物等,會引發更嚴重的皮膚炎。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傳染力強 未接種新冠疫苗?關於三高者、長者、孕婦、心臟病、癌症和慢性病者打針與否的8個問題

【明報專訊】Omicron已入侵社區,加上政府擴大疫苗氣泡,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或要再三考量;Omicron有免疫逃逸能力,就算打了3針也可能受感染……他們都問:「究竟應否打針」?衡量接種風險和感染風險,不少人仍對新冠疫苗有疑慮,尤其是長期病或癌症患者、三高人士、長者、孕婦等。3名專家為長者、孕婦、不同長期病患等,解答他們的接種疫苗的疑慮,以下8個問題你要知。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空氣傳播力強 袁國勇:戴外科口罩外加布口罩 美國疾控中心實驗:可阻擋85.4%咳嗽粒子 只戴外科口罩擋56.1%

【明報專訊】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午到北角楓林花園第3期調查垂直傳播後表示,美國呼籲戴N95呼吸器,但本港暫不需要,因美加確診量多,需戴N95防止傳播,但本港社區個案數字仍很低,加上N95比較貴,長時間戴也妨礙呼吸,且難以為全港700多萬市民做面型配合測試(Fit Test),暫不需全民用N95。他建議大家可戴雙口罩增強保護。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實驗,只戴外科口罩可阻擋56.1%模擬咳嗽粒子;外科口罩外加布口罩,可阻擋85.4%咳嗽粒子。另外,英國有大學做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空氣中逗留20分鐘後,感染能力已大跌90%。研究尚未經同行審閱。《衛報》報道,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保持社交距離及戴口罩是預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發病高風險地區 理大推算未來一周將延伸荃灣、沙田、九龍灣、觀塘、元朗

【明報專訊】新冠變種Omicron疫情在社區進一步擴散,前日驗出初步陽性、感染源頭不明的20歲崇光百貨女售貨員(第12,945宗)昨日證實陽性,其父親1月1日已發燒及咳嗽但沒求醫,沒接種新冠疫苗,在社區逗留至1月9日其女兒初陽才被送入檢疫中心。衛生署追查發現,父女或與望月樓群組有關,父親在屯門愛定商場經營東亞大藥房,而住屯門嘉悅半島第一座的44歲男機艙服務員(第12,611宗),在上月26日發病後,27日曾到該藥房。衛生防護中心今(11日)公布,父女的病毒基因排序與他完全脗合。此外,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加權核密度(E-WKDE)模型,預測未來一星期,本港發病高風險地區會從屯門、大埔、九龍塘、北角、銅鑼灣及跑馬地,逐步延伸至荃灣、沙田、九龍灣、觀塘及元朗,呼籲市民暫時減少在這些區域的非必要出行。 Read more

【新冠變種】梁卓偉:Omicron可1傳6至10人 空姐母親已傳7人 袁國勇:社區定有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過往數據顯示,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Omicron每名感染者可傳染6至10人,現時國泰機艙服務員母親(第12754宗)傳染7人,經追蹤及隔離,群組中感染者僅再傳染約2至3人,顯示措施初步有效,能避免海嘯式爆發。不過,梁認為本港未過「危險期」,按本港過往數據,每3至4名感染新冠病毒者僅能找到一人,擔心日前出現的源頭不明58歲理貨員(第12872宗)個案,若未能連結至已知感染群組,或證明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要觀察未來2至3日有否新增源頭不明個案,若有需要應隨時收緊防疫措施。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說:「社區一定有隱形傳播鏈。」至於是否要收緊措施,他認為要視乎政府是否仍有能力追蹤接觸者;若已追蹤不到,便要收緊措施。 Read more

【新冠變種】疑感染Omicron空姐10日內衍生第四代傳播 10人染疫逾萬人強制檢測 袁國勇:暫沒源頭不明個案

【明報專訊】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原本源頭不明的測量師應在陸田園受感染,即本港暫未有源頭不明個案,但由於近日在社區染疫患者有很多活動、到過很多食肆,有需要收緊防疫措施,否則未必控制到疫情,「愈早控制,農曆新年前開番(處所)機會愈大」。至於本港兩周內出現第二個由免檢疫機組人員引發的本地感染群組,一名上月27日從美國返港、懷疑感染Omicron的免檢疫國泰女機艙服務員,10日內在本港社區衍生第四代傳播,引發更多傳播鏈,群組昨急增7宗陽性和初步陽性個案,累計10人染疫,逾萬人要強制檢測。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