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興趣 毋須設限飲茶耍太極

【明報專訊】Boris因為拍攝《電競耆俠》而萌生教授銀髮族打機的念頭,當中有什麼困難?「頭幾課教他們用滑鼠、一些基本手勢與技巧時,有點停滯不前,令我懷疑是否不可能呢?但過了幾課,他們全部人又突然『叮一聲開竅』,忽然進步神速!」原來,Boris 也教過長者用數碼相機、智能手機,「始終我從事教學及社區工作,所以教銀髮族玩電競,也不太困難吧!」 老人家划龍舟 得唔得?試咗先! 他認為銀髮族學電競,在學習戰略、人際溝通較有優勢;稍欠缺的是對電腦基本操作的認識。「他們很自律,回家會乖乖練習。即使開始時欠缺興趣,他們都會嘗試多玩幾次,才決定是否適合自己,不會過早放棄。」他又覺得,帶領長者嘗試貼近潮流的新活動,社褔界責無旁貸。「長者們未必會自動提出『我想學電競,我想學智能手機』,所以我們要踏出第一步。電競只是一個媒介,如 Carrie 所講,當小學生都留意到原來長者也喜歡打機的,那大家計劃家庭活動時,可以多些想法,不止是飲茶行街、耍太極。」年輕人搞活動時可由自己興趣出發,如興趣在打機,那就主動去教長者們。「我們鼓勵年輕人跟老友記分享自己的興趣,不用規限對長者的想像:他們就只有太極、字畫一類活動。如你的興趣是打籃球就跟他們一起打籃球,甚至划龍舟也可以!不用太早設限,如『老人家不夠體力』等,先組一隊『長者龍舟隊』吧。之後有什麼困難或需要輔助,再想辦法解決。其實電競都啱長者的話,沒什麼活動他們是無法參加的。」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知多啲:電競打機大不同

【明報專訊】老友記提到「電競」與「打機」並不同,導師Boris說:「坊間對電競有定義:需要團隊合作,還要有策略、技巧等,這些都需要訓練。所以在電競中學到的知識是可持續的,並能應用到生活上去,如溝通技巧及分工等。又如電競其實要『讀書』的,因當中牽涉到一些數值、在限定時間完成某項工作;地圖內不同點的分數,所以要學懂看地圖!」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人生下半場】「阿婆打機」組隊贏冠軍 熱血銀髮電競隊 打破長幼隔閡

【明報專訊】訪問銀髮電競隊「Special Mission」當天非常寒冷,但見隊員們都精神奕奕,傾談時丹田氣十足;加上分享打電競時的興奮,完全叫人感受到她們體內那股奔流的熱血。去年她們與兩個年輕人合組電競隊,贏得「老友鬼鬼電競交流賽2018」冠軍,但她們並沒有停下來,甚至學用手機App打機,說不要「荒廢」等車時間云云。 正如導師Boris所說,只要我們不要限制對長者的想像,其實很多事情他們都可以投入,並做得更好! 來自長者安居協會的銀髮電競隊「Special Mission」,由3名女將——霍玉霞(Carrie)、 黃婉萍(Kitty)及鄭靄儀(Rosa)組成。她們自我介紹時,都表示想「快啲到出年」,原來Carrie與Rosa現年69歲,明年便可獲得不受入息審查的「生果金」;64歲的Kitty則期待「兩蚊車」優惠,「現在車費很貴,入500蚊八達通,好快又要再增值」。一如很多活躍的退休人士,她們每天除了做運動和參與不同老人中心常設的「琴棋書畫」興趣班外,對於新潮的活動也不抗拒。 她們結盟組織電競隊,原來背後有段古。長者安居協會前年有個關於銀髮族的微電影拍攝計劃,擔當助導的Rosa想起先前在義工活動中認識的Carrie和Kitty,便找她們參演,Kitty更被選為女主角!該齣短片《電競耆俠》,故事以一班銀髮族組隊打電競為主軸,3人因而接觸了電競,但當時仍對它認識不多。「導演Boris見我們對電競有興趣,在拍攝完畢後提議:『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可以開班教大家!』」Carrie說她們與時並進,有人肯教自然馬上應承。從此,她們踏入了電競之門。 Boris(林港基)本身是長者安居協會社區參與高級主任,他補充說:「電影中有很多關於電競的元素,拍攝時她們還不很熟悉電競,所以戲中她們多是以手勢搭夠。想到如果我們帶着這套微電影巡迴學校分享時,觀眾問起『你們是否真的懂得打電競』?而我們答『其實銀髮演員只是做手勢扮電競』,那這齣電影便沒有太大意思了——因為電影想帶出長者與年輕人共融。所以拍完後,便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學,我可以教他們真正認識電競。」 遊戲為媒介 長幼有話題 教長者電競,除了因為有話題性、夠爆以外,Boris也覺得電競是一個能持續地推廣「長幼共融」的媒介。「試過開辦長者盆景工作坊,但下課後大家便離開中心,沒有後續。電競是年輕人完全沒有想過長者會接觸的玩意。」年輕中小學生,聽到老友記打機都會覺得過癮,自然會主動跟他們交流。 「到學校分享微電影時,學生知我們打機,會主動搵我們傾偈,問我們鍾意打什麼game?除了打機,他們也會問我們平日生活做什麼?我一輪嘴數完後他們便會說:『原來你真係咁忙!』」Rosa說。有共同話題,對話也容易展開,隔代也能互相了解大家的生活。 拍過短片,又贏過電競冠軍,接受過大大小小的訪問,幾個銀髮電競員在學界也頗負盛名。Carrie個多月前收到一個小學生的手機信息,原來是因為看過「阿婆打機」的訪問,遂邀請她到學校訪問。「他們每年都要做一個Project,看過我們打機,他們便有想法:『婆婆們打機打得好開心、enjoy;又想到一般老人院、長者中心的長者都很沉悶,不如將電競推到那裏去!』他們問我有什麼game適合老友記玩,還問我在哪裏可以找到donation(捐款)支持他們的計劃?佢哋小朋友真係好叻!」Carrie也給他們意見,認為老人中心較老人院更適合推廣電競,因為老人院長者的精神、體力及手眼協調,都未必能應付電競。「我鼓勵他們去長者中心推廣,有較多精靈長者,這樣應該會事半功倍,較易成功!如果他們成功,也較有信心繼續做下去吧!」電競,除了成為打開兩代人話匣子的鎖匙,更促進了不同世代在電競以外的交流。 將電競技能應用在生活上 3人之中,大概以Kitty最投入「打機」。「以前其實唔太鍾意打機這玩意。學懂後才發現當中很多知識,可以應用在生活方面。例如我喜歡跳舞,學識電競後,在安排大家的跳舞企位、方向時,發現有方法令人更容易明白我的意思,可見自己的表達方式也進步了。」那為何由不喜歡電競變成投入參與?「我覺得每人都要不斷學習一些自己不懂的東西,又湊巧導演問我們是否想學。因為電競,我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的事物,如比賽拎冠軍啦、上電視啦!都是很多的第一次,個人信心也自然增加!」她回家也會打機:「我哋學得好辛苦,回家如不練習會退步,唔再識玩。學過的東西一定要定期練習,才能保存記憶。當然我們也不會太沉迷啦!」近來Kitty的最愛是手機版Mario Kart Tour,提起如何奪取粉紅色鑽石,大家都熱烈交流。 耐心教導 長者一樣潮玩新科技 「其實點解Kitty咁大興趣玩電競呢?因為她是微電影裏的唯一女主角!」Carrie半說笑半補充道。至於她本人投入電競運動,也有其目標:「我希望社會人士知道,只要給我們機會,長者學習電子新科技時都很有毅力。換言之,年輕人教長輩用手機Apps,只要花多點點耐心,我們一定會學識。畀多少少時間我哋!一次唔得教兩次、三次啦!唔好教一次唔識就話:『唔教嘞,你咁鬼死蠢!』、『煩到死啊,教極你都唔識!』每次我如此分享時,很多年輕人都會心微笑,大概是說中了心底話。」是的,要Connect不同世代,我們要給大家時間和機會。老友記在年輕人的耐心教導下學懂新科技;年輕人也可在長者身上學會毅力與韌性。 文:蔡琇莹 編輯:劉家睿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