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情緒:復課別只追進度 先關顧身心健康

【明報專訊】停課約5個月,高小及初中於上周復課之際,卻有數名學童墮樓身亡。據報道指,其中10歲女童曾向家人表示擔心追不上學業進度。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學童復課需要時間適應,建議學校別因追趕課程進度,而忽略學童身心發展,「校方應抱同理心和彈性處理,給予多些時間讓大家適應,令學生be happy to go to school」! Read more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明報專訊】本港青少年自殺率近年呈輕微上升趨勢,其中不少個案曾在事前於網絡上明示或暗示尋死。近月的社會紛爭中,亦曾有人網上留言有輕生意圖。普通網民看到此等信息,又應如何應對呢? ■ 真實個案 遺言遭廣傳恥笑 花生友留言足害死人 本文選取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探討網上一段文字、一個按鍵如何影響人的生死。但為免打擾逝者及其親友,本文會略去或虛化有可能聯想到當事人身分的信息。 青年A於某夜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失戀痛苦,想要輕生。他的朋友,包括剛分手的女友見到後都留言或私信,勸他珍惜生命。亦偶有陌生的網民留意到他的留言,表示關心勸解。經過前女友及朋友們勸說,A一度表示會放棄自尋短見,但翌日清晨,負面情緒再次控制了他,他一早就去買安眠藥和炭,表示「冷靜的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不用勸我了」。這條像是遺言的發文引起關注,短期內被轉發數百次,讓很多陌生的網民加入了留言、轉發、點讚的洪流。其間有人勸解,有人報警,也有人說風涼話。A當時情緒激動,一邊責罵網友不該報警,拒絕提供自己所在的地點給警方,一邊怨恨自己嘗試了幾次都沒能點燃炭,藥物服下去後似乎也沒什麼效。 狼來了?嘩眾取寵? 一時間,陌生網民的負面情緒亦被觸發,認為A是在玩「狼來了」,嘩眾取寵,甚至有社交媒體紅人加入冷嘲熱諷,並成為轉發熱帖。這時,A的情緒更加激動,他一時感謝那些擔心他安危的人,咒罵那些逼他去死的人;一時哀求圍觀的網民「別逼我了」;一時又說自己現在沒有理智,只是在亂講話。這些混亂的發言引發了更多陌生網民的挑釁、蔑視和嘲諷。如此持續大約一小時後,A表示藥物開始發揮作用,炭盆也已燃起,他的意識愈來愈模糊。他反反覆覆地說着「對不起」、「真的結束了」,但也發出最後的嘆息「我還不想死,但是沒法自救了」,不久停止了發文。當日下午,A的朋友發文說警方已找到A,並送去醫院搶救,「希望網友能停止說風涼話,祈禱人平安」;再後來就是警方通報,該青年搶救無效去世。 這一案例的代表性,在於它較為完整地呈現了一個青年在最後關頭、生與死之間掙扎的心路歷程,以及這期間網上人際溝通的複雜。今日回顧A的個案,希望大家不要試圖去復原A是誰,因為不想再驚擾逝者及其親友;而是希望延伸探討: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每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反應才能挽救生命。 無分「真想死」「假想死」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一種「叫嚷着要自殺的人都不是真的想死」的迷思。A所呈現的掙扎反覆,與大量自殺研究的發現都一致,大部分逝者都在生死之間徘徊,難以衡量所謂的「真」想死。筆者亦曾透過問卷調查逾千名網民,發現那些會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想輕生的人,絕大多數都確實在經歷着嚴重的負面情緒或自殺意念,他們的表達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及跟進。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隔着屏幕,我們該如何表達關注和幫助呢?最基本的,要避免點「讚好」或者「嬲嬲」,以免A以為網友在鼓勵他實行,或者蔑視他的自我表達,這兩種情况都可能進一步激化A的情緒。如果要轉發,應清晰地表達出以解救為目的,盡量通過轉發引起專業危機干預或救援人士的注意;而避免抱持看好戲、甚至藉機炒作的態度。近期由於社會爭議,一些青少年對於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信任度降低,但在生死救亡關頭,由專業人士處理的危機干預通常更有效,因此特別呼籲網民放下成見。 如果網民要留言,就需要更加審慎。首先要避免簡化A想要自殺的原因,繼而加以指摘。有網民在看過網路紅人的冷嘲熱諷後,認為A是因為短暫的網戀分手而要自殺,批評他軟弱、輕率;但如果我們逐條閱讀A的發文,會發現他提到自己一出生就被拋棄,成長的歷程中痛苦到麻木,自我價值感極低,且有長期失眠的困擾;最後再遇到失戀,加重他的被拋棄感和絕望感。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此外,有網友將A初步嘗試自殺但未見效,嘲諷為一種失敗、無能,甚至嘩眾取寵。殊不知曾嘗試過自殺的人,其實正處於極大的死亡風險。一般人群中,每100人裏就有十幾人想過自殺,但最終死於自殺的是每10萬人裏才有十幾人。從想到自殺到死於自殺之間,原本有一個巨大的障礙,包括人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對自殺方法不熟悉等等。這些原本是防止自殺的寶貴機會,但如果有網友在旁邊刺激他、甚至就自殺方法出謀獻策,無疑是在幫A跨越障礙,推他跌落懸崖。 如感染負面情緒 避免發言 我們亦需要了解在心理危機情况下,A情緒極為激動,又受藥物影響,認知和溝通能力都會減損。普通人遇到這種情况,容易產生有理說不清的挫敗感。我們作為網友可以做的是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冷靜、耐心,避免被當事人的反應激發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感到自己也感染到負面情緒時,寧願暫時不發言,也不要火上澆油。或者可以自己先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和建議,學習如何更好地跟處於危機狀態的人溝通。 聆聽鼓勵 紓緩當事人情緒 溝通時先不要急於說服當事人,而是認真地聆聽他的訴說,並鼓勵他將更多心事講出來,疏導壓抑已久的情緒。雖然網上是虛擬空間,但只要有心,很多人都會體驗到一種類似現實空間的「共在」、「共情」,都能讓A感受到有很多人想緊緊拉住他。而當對方情緒紓緩下來之後,我們要爭取做的是獲得對方的電話及地址,爭取通話甚至見面,讓解救和陪伴都更落到實處。即使普通網友難以親身陪伴,也可以爭取聯絡通知他的親友,或者在緊急情况下報警。有人或許見到當事人一度抗拒報警的態度而不敢通知警方,這時我們不妨提醒自己,A到最後的時刻,是在感謝那些關心他安危的人,也曾在最後的時候發出了「不想死」的呼救。 總結來說,每一個說想要自殺的表達都值得我們嚴肅以待,寧可誤撞警鐘,都好過萬一錯過。當嚴肅以待時,並不意味着我們就要開始勸解說教,試圖在一時半刻之間幫對方解決問題,這通常會導致溝通無效,令試圖幫助的人感覺挫敗而放棄。作為普通人,我們在那一刻能做以及需要做的是關顧對方當時的情緒狀態,讓對方感覺被尊重、被聆聽,幫助對方冷靜下來。而後續更為複雜的跟進,可以交給專業人士。如果更多網友秉承這些原則來參與和配合自殺危機干預,網上平台就有希望成為幫助困頓者的救生圈,而非打擊脆弱者的審判台。 文:程綺瑾(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延伸閱讀: Read more

伸出援手:子女感「無力」 多陪伴聆聽

【明報專訊】反修例事件連串示威衝突,不乏中學生的身影。暑假來臨,學生缺乏學校教師及社工支援,一旦情緒受困時,怎麼辦? 鄭寶君表示,坊間有不少求助熱線,當青少年自覺情緒轉差或出現壓力徵狀,如經常回想衝突現場畫面、失眠、對日常事物失去興趣時,便應致電求助,以防情緒狀態進一步轉差。她指出,由於大部分青少年不善表達情緒,其家人及朋友不妨多加觀察及留意,一旦青少年出現不安情緒或自我封閉時,應多加陪伴及聆聽。 忌批判爭拗——臨牀心理學家表示,家長與子女傾談時宜多聆聽,切忌批判爭拗。(NikkiZalewski@iStockphoto) 傾聽亦講求技巧。鄭寶君表示,父母與子女傾談時切忌批判爭拗,應耐心聆聽及簡短回應,「不要太快為子女提供答案」。她指出,近年常聽到「無力感」這情緒字眼,親友與年輕人傾談時,可幫助對方分辨無力感的來源,明白縱使社會事件令自己感到無力,亦不等同自己全然失去對生活的話事權。她舉例,年輕人可以表達「件事令我感到無能為力」,同時積極生活,如經營親密關係、享受興趣等,「拿回少少生活的掌控感」。 相關文章︰ 小心過量留言變催命 善用社交平台救人救己 知多啲:忌轉載遺言、淒美化事件 避免模仿效應 Read more

忌轉載遺言、淒美化事件 避免模仿效應

【明報專訊】近日連串輕生事件後,葉兆輝擔心引發風潮,「2016年學生自殺潮,都是因為一個傳一個,傳媒以頭版報道,數算今天第幾人自殺……」事實上,近期情緒求助個案大增,「年輕人表示,感到無奈、絕望、無助,想做些事情但做不到,政府又沒有適當回應……甚至有罪疚感,覺得自己沒有做到什麼,虧欠了死者。在絕望和無助裏,他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生存的目的」。 鄭寶君說有研究顯示,當出現轟動自殺事件後,之後1至2個月當地的自殺率隨之上升,出現模仿效應(Copycat effect)。她引用2011年的韓國研究,研究於2005至2008年間追蹤國內85間緊急支援中心的數據,發現有名人自殺後的1至3周內,中心接獲的緊急求助個案大增。台灣亦出現同類情况,一份2010年的研究發現,傳媒報道名人自殺後,女性及青少年的自殺率有所上升。 葉兆輝提醒傳媒及大眾,不要以計數方式列出過往的自殺案例,不要英雄化或淒美化死者,避免稱他們為「烈士」,以免產生模仿效應,令到一些本來未必有輕生意向或決心的人模仿。 鄭寶君提醒,市民關注事件時,不宜轉載遺言及遺書內容,以免部分精神狀態較差的人士看見有關內容後可能仿效。對於網上言論紛紜,其中不乏網民討論逝者的死亡是否值得,鄭指出,逝者已矣,大眾宜避免多談,以尊重死者及其親屬。 相關文章︰ 小心過量留言變催命 善用社交平台救人救己 伸出援手:子女感「無力」 多陪伴聆聽 Read more

小心過量留言變催命 善用社交平台救人救己

【明報專訊】近日數名青年輕生,引起社會關注,憂慮出現模仿效應;事實上,求助組織近期接獲的求助個案上升,不少年輕人表示「好灰、絕望」。專家提醒,年輕人不要為了抗爭而將自毀行為合理化,網民更不要把事件英雄化,傳媒亦不要把背後原因簡單化。 當有人留下絕望、不想活的信息時,社交平台排山倒海的留言和討論,是救命草?還是催命符? 拯救窗口——若社交平台應用得宜,可成為拯救窗口,有助支援情緒受困的人士。(明報製圖) 負面留言如求救 即支援勿批判 上周三,有人在社交平台留下遺言,多名網友紛紛留言勸阻,並自發組隊到處尋找事主,最終阻止了悲劇再次發生。社交平台成為救人線索,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表示,當用戶寫下負面留言,如「灰到爆」、「生無可戀」等,猶如發出求救信號,親友看見時,要盡快作出相應支援,「這是窗口,讓大家知道這人有些危險,需要找身邊人支援」。 然而,有人質疑此等留言只為引人注意。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強調「Rather to be wrong than to be sorry」,要用同理心看待,不要批判求助者,「說到生命的時候,是不能夠錯過,沒有第二次機會」。看到有人留言想做傻事後切勿忽視,如果認識事主,最好直接找他;如果找不到或不認識事主,亦可留下安慰說話或分享個人經歷,但留言不要太氾濫及過量。 葉兆輝(李祖怡攝) 打氣勿氾濫 忌簡單化輕生原因 葉兆輝補充,網民留下「唔好死呀!」、「一個都不能少!」等打氣字句,向事主表達關心是需要的。但如果已有大量相關信息時,反而有可能吸引一些缺乏自我認同,或者想得到關心的人去仿效。 鄭寶君補充,於近日的《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中,不少年輕人於社交平台公開發表感受,是一個宣泄途徑。「過程中會產生共鳴感, 當朋友留言或給讚時, 對用家來說,是『我明白你』、『我贊同你』。我經常覺得對年輕人來說,社交平台是互相聯繫的一種方法。」但鄭提醒,社交平台盛行,影響力更勝傳統主流媒體,因此大眾在社交平台發表言論或感受時,需應用得宜,否則或會助長自尋短見的風氣。 近期連串悲劇發生後,輿論多把事件與《逃犯條例》掛鈎。但葉兆輝提醒,大眾切勿把背後原因簡單化,把反對修例看作是單一歸因。輕生者可能生前已遇到很多生活難題或情緒困擾,覺得生命沒有什麼意義,「假如沒有『反送中』事件,他們可能都有自殘傾向;而『反送中』的出現或許是一個觸發點,令他們覺得『死都可能變得有意義』」。他提醒大家,不要因為反對修例而合理化自毀行為,「你愛這個社會、這班年輕人和同伴的時候,你更加不應該捨他們而去」。 求助個案激增 長期絕望響警號 無可否認,《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備受關注,大眾的情緒多少受到影響。賽馬會青少年網上情緒支援平台「Open噏」,去年開始提供24小時服務,求助者可利用即時信息與輔導員傾談。負責計劃統籌的葉兆輝表示,近期情緒求助個案大增,由以前每日約60宗增至近300宗,求助者表示感到無奈、絕望、無助。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續分析箇中情緒,聽到年輕人以「好灰」一字眼來形容感受,有感自己不能控制社會事件及政府回應,失去話語權,因而產生無力感。至於「絕望」情緒,鄭表示,若長期感到絕望,已為自殺警號,「這些感覺很危險,當個案形容自己失去所有希望時,是令人擔心的警號」。 由絕望急變冷靜 或危險徵兆 絕望情緒可能化成行為徵兆,讓身邊人有所察覺。鄭指出,部分人會交託重要物品予他人保管,猶如交代身後事,亦會講出一些負面說話,如「我都不會有明天」、「生無可戀」等;另一部分人會出現退縮行為,如拒絕社交、對平日感興趣的事失去動力等,又或者搜尋傷害自己的方法。但她強調,並非每個輕生者皆有徵兆,有些人更會由悲傷絕望急劇轉變至冷靜平淡,「因為他們想到以死解脫」。她提醒,如發現身邊人有以上徵狀時,需多加陪伴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自覺無助失敗 快尋求協助 葉兆輝指出,高危人群如單親家庭、失去雙親、缺乏社會支援、自尊低、情緒病患者,特別容易產生自殘念頭;一旦自覺精神健康出現問題,譬如感到抑鬱、情緒不穩定,應主動尋求協助,「It is okay not to be okay!尋找幫助不是弱者的行為」。他表示,抑鬱症患者通常有無力感、無助感、失敗感。如果想參與近期的遊行集會,建議與朋友結伴;而尋求作伴或幫助時,最好找充滿正能量的朋友,避免負能量疊加。 氣憤失望? 找人傾傾 最近日子很難過? 感到迷惘、氣憤、失望……不如找人傾傾。 香港紅十字會: 3628 1180 新生精神康復會:www.nlpra.org.hk/tc/pnp/feature-topics 明愛連線 Teen 地:9377 3666、2339 3759 www.facebook.com/caritasinfinityteens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生命熱線: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18288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fb/WeChat:hkopenup SMS:9101 2012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忌轉載遺言、淒美化事件 避免模仿效應 伸出援手:子女感「無力」 多陪伴聆聽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