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手腕受傷尾指疼痛 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創 了解兩類成因:跌倒創傷、勞損退化(姿治通鑑)

明報專訊】你試過在手腕受傷後,簡單如扭動門把也感到疼痛嗎?如果疼痛位置在手腕近尾指一側,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受傷了。TFCC是位於手腕近尾指一側的軟組織,由軟骨、半月板樣體及多條連接手臂骨及腕骨的韌帶組成。其功能是穩定手腕關節,同時容許前臂骨旋動,讓我們可以扭毛巾及開門把。 Read more

儀器治療前應先評估身體狀况 教你自救轉走下背痛

【明報專訊】市民在保健中心丶按摩館等不同場所,接觸到的治療儀器愈來愈多。近年流行按摩槍丶紅外線燈,亦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治療產品,經常聽病人說買了各式儀器回家,自己做物理治療。到底何謂物理治療?這些儀器和物理治療有什麼關係? 物理治療是西方醫療體系內的醫療專業,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由物理治療師為個案問診及作臨牀檢查後,針對問題提供具科學根據的非藥物治療,從而治療病患,減輕痛楚,促進身體功能復元,以及進一步提升身體能力,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素。 Read more

【三高與中風】 勿輕視糖尿病神經病變 患者手腳麻木、疼痛宜立即求醫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嚴格控制病情只會任由健康被慢慢蠶食,當身體出現併發症,屆時後悔亦已太遲!糖尿病神經病變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它主要分為四類形式來呈現,最常見會影響手、腳的感覺,更甚者會令感覺麻木、肌肉萎縮,突發性感到劇烈的肌肉疼痛或軟弱等,部分則會影響控制不同器官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徵狀。 Read more

人到中年 肌肉變脂肪 可能是肌肉萎縮?

人到中年,工作壓力大又少運動,難免會感到疲倦。休息過後,理應回復正常狀態,但如果依舊長時間覺得容易疲累、手腳無力,可能要考慮是否肌肉出問題,莫非肌肉變脂肪?甚或是患上肌萎症。 肌肉有快肌與慢肌之分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黃惠國醫生指,肌肉分為快肌及慢肌兩大類,前者提供爆炸力,後者關乎耐力。30歲起,如果缺乏保養,肌肉開始流失,先是快肌慢慢變成慢肌,繼而因新陳代謝減慢,增加脂肪積聚。 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 50歲後加快 50歲過後,肌肉流失開始加快,大約每年減少0.5%至1%。研究證實,流失速度與基因及出生時的體重關係密切。 黃醫生指,肌萎症患者的肌肉流失較正常人快,他們平日感覺軟弱無力,容易疲倦、走路較慢,經常氣力不繼、關節控制較差、萬一遇上大病,痊癒後也需要更長時間康復。 肌萎症患者走路易氣力不繼 嚴重者多為糖尿病者 嚴重者會出現肌少型肥胖,他們大多本身是糖尿病患者,體內脂肪隨肌肉萎縮增加,導致肥胖。醫生會憑藉病人的淨肌肉重量、手握肌力及點對點步行速度來判斷病人患病的嚴重程度。如測試數字較同齡正常人士的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便可確診肌萎症。 肌萎症患者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做阻力訓練 目前肌萎症暫未有根治方法,要有效改善及預防,重點是增加肌肉量,以減少及減慢肌肉流失。病人可多吃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及豆類),以及定期做阻力訓練,促進肌肉增生。 Read more
X
Baidu
map